商办广东粤汉铁路有限总公司股票

        商办广东粤汉铁路有限总公司股票 : 京广铁路于一八九八年动工,至一九三六年全线建成。其中广州至武昌这段路叫粤汉铁路,是贯通湖北、湖南、广东三省,连接珠江、长江地区交通的大动脉。

        中国革命博物馆自1998年以来已经把很多现在上市公司的股票界定为文物。而清朝和民国时期的老股票,其文物价值均远远高于这些新股票。清朝、民国时期的老股票票幅面积较大,一般在600平方厘米,最大的超过2000平方厘米。每张股票上都记载着:时间、地点、人物、公司规模、主营、董事会成员、股本、红利、批准单位以及公司章程等等。有许多股票上的董事会成员都是历史名人,如粤汉铁路股票上就有詹天佑的名字。詹天佑被誉为“中国铁路之父”,来自中国铁道博物馆、铁道部詹天佑纪念馆的大量详实史料记录了詹天佑生平事迹和历史贡献。

        詹天佑是清朝首批公派留学生,到英国自幼童留学读书直至大学毕业。他曾是第一个获得英国土木工程师会会员的外国人。光绪三十一年被任命为商部、邮传部路务议员及顾问,调任京张铁路总工程师兼会办、总办,主持修建京张铁路。詹天佑设计铺筑“人”字形铁轨,迂回往返,依次而上,以达青龙桥,使路线比原计划缩短一半。并在全线施工过程中,采用爆破法和直井法施工加快进度开通隧道,使京张铁路提前两年于1909年8月正式通车。1911年春回广州就任广东商办粤汉铁路公司总理(总经理)兼总工程司。同年五月领导粤路公司成立保路机关所,反对清廷以“国有”为名将路权卖给外国。

        武昌起义胜利后,领导粤汉铁路全体人员坚守岗位,保证列车照常运行,支持辛亥革命。民国元年(1912)5月詹天佑在黄沙车站(省粤汉铁路总公司总部)迎接孙中山先生视察。7月被任命为粤汉铁路会办。同年12月任汉粤川路会办,协助督办、主管工程事务。在民国三年任汉粤川督办时被授予交通部技监,从而成为国内最高的技术权威,他引用当时国际最先进的“压气沉箱法”修筑好关内外铁路,令欧洲和日本铁路同行深为叹服。

        粤汉铁路股票记录了中国近代史“保路运动”的许多珍贵细节,具有重要历史价值。1911年春,清王朝成立“责任内阁”,于5月9日颁发“上谕”实行“铁路国有”政策,宣布各省的铁路干线一律“收归国有”,准备以“国有”为名出卖全国铁路主权。5月20日,皇族内阁的邮传部大臣盛宣怀同英、美、德、法四国银行团签订600万英镑的《湖北湖南两省境内粤汉铁路、湖北境内川汉铁路借款合同》,把湖北、湖南、广东3省人民从美国侵略者手中赎回的粤汉铁路和川汉铁路的修筑权,又重新出卖,这激起了各阶层人民的愤慨,湖南、湖北、广东、四川4省大举展开了保路斗争。6月10日,广东粤汉铁路股东召开万人大会,提出“万众一心,保持商办之局”,并致电湖南、湖北、四川各省,谓“铁路国有,失信天下。粤路于十日议决,一致反对”。

        还有很多股票是和名人联系在一起的,如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梁启超创办的中国商务公司等等,每张股票后面都有许许多多的故事。发行这些股票的“商办广东粤汉铁路有限总公司”早已不复存在,这些股票根本无从兑现,但作为历史金融凭证颇具文物价值和收藏价值。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