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三十一年同盟胜利美金公债100元

  民国31年的同盟胜利美金公债:  抗战开始以后,孔祥熙被任命为行政院长兼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总裁。此时国家财政形式艰难到了无以形容的局面。由于抗战开始二年那,中国华北、东南广大地区相继沦陷,中国海岸线被日军全面封锁,沿海重要城市也大多被日军占领,占战前财政总收入90%以上的关税、盐税、统税和烟酒税的税源大部丧失。国民政府此时要维持一支400万的军队,还有数以千万的逃往大后方的中国难民和大小的政府机关的职员,实在是非常可怕的局面。到了1942年,抗战进入第五个年头,大片富庶的国土沦丧,物资遭日寇疯狂抢劫,生产遭日军严重破坏,中国的财政经济困难重重,步履维艰。国民党官场整个机体腐败,并由官场浸入军队,“前方吃紧,后方紧吃”,各级官吏沉沦没落,广大民众的饥寒交迫与少数暴富者的穷奢极欲,形成了鲜明对照,局势令人堪忧。一些蠹虫利用手中的权力,想方设法,巧取豪夺,贪污盗窃,投机倒把,走私贩私,大发国难财,加深了国家民族的困难,削弱了抗日的力量。这时孔祥熙为此建立了一整套战时经济制度,他借着国民党政府提倡节约为直口,吸收游资,向西南和西北的几个省,推销“同盟胜利美金公债”1亿元,每1元折合国币20元,总计折合国币20亿元。美金公债以当时美国对华贷款美金5亿元中的1/5为基金,待抗战胜利后,向储户兑还美金。

        发行时大张旗鼓宣传:“公债以美元为基金,本固息厚,稳如泰山;国人踊跃认购,功在国家,利在自己。”开始发行时,由于人民对能否兑现没有信心,在买到后就折价卖出,官价20元下跌到17—18元,一年后实际售出仅半数,即5000万美元。后来由于通货膨胀,从起初的十七八元,涨到30多元。每1美元已涨到折合国币273元。早已垂涎的孔祥熙及其爪牙中央银行国库局局长吕咸,看到机会来了,下令立即停售,全部(5000万美元)为孔家和他的部属买去(其中孔祥熙占70%)。他们获得暴利之巨,骇人听闻,一转手就鲸吞人民血汗达20多亿元。这一事件捅了出去,舆论大哗,参政员傅斯年在国民参政会上提出质询要求查办孔祥熙及其部属。到了1944年由于孔祥熙几次强烈要求美国政府立即支付美军在华费用的垫款问题(当时美军在华建设了几十个机场,费用都由国民政府垫付,耗款上亿)。和希望美国加大援华力度,引起美方人员的厌恶。后在1944年要求蒋介石让孔下台。数案并发 走马换将“我们今天完全是由蒋先生的支持而上来,蒋哪天不相信我,我哪天就滚蛋。”这是善于周旋的孔祥熙对部属谭光说的话。所以不管马寅初怎样骂孔祥熙,蒋介石还是百般卫护。后来孔祥熙的下台,是因他自己实在太贪婪,连闯了几个祸,加上子女为非作歹,搞得天怒人怨。虽然到了后期普通老百姓生活非常痛苦,法币也几乎成为废纸,但是中国的经济在抗战中始终没有垮掉。中国几百万军队虽然粮饷不足,但是仍然始终保持必须的供应,以保证其可以继续作战。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