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伦华侨统一义捐救国会捐助伤兵难民药品收条

  旅美华侨统一羲捐救国总会: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的枪声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五邑籍华侨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和精诚团结的精神,组织了许多更具规模的抗日救国团体。其中最具意义的是“旅美华侨抗日统一义捐救国总会”的成立。1936年,旧金山有两个抗日救国会,即“华侨拒日救国后援总会”和“中华民国国民抗日救国总会”,前者以中华会馆为主体,会同各社团组成,主持人为陈敦朴、李圣庭、何少汉、黄锦添等;后者以个人为单位,主持人为邝炳舜、尤永增等。中华会馆当时曾出面同双方洽谈,设法合并但未成功。“七七”事变后,7月29日,8月2日和16日,中华会馆多次召开紧急会议,讨论团结抗日事宜。

        台山籍侨领、宁阳总会馆主席黄仁俊等提议成立“旅美华侨抗日统一义捐救国总会”。国民抗日救国总会及国民党右派均不参加。后经黄调琴总领事出面调解,双方以团结抗日大局为重,同意组织统一的抗日救国团体。8月21日,中华会馆召开全侨大会,侨团侨校参加者91个,共100多人。大会通过成立“旅美华侨抗日统一义捐救国总会”(简称“义捐救国总会”),选出邝炳舜为主席,何少汉、李云煦为副主席,陈敦朴、黄君迪、司徒有惠为监察委员会常务委员。该会的统属分会47个,遍布美国、墨西哥及中南美洲大小城市300余处。其中美国有29个,墨西哥15个,中南美洲3个。“此为全美洲各地华侨抗日救国会之规模最庞大者。”在这个时期,五邑籍华侨焕发出极大的民族热忱,以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全力支持祖国的抗日战争,把抗日救国运动推向高潮,为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它显示了美洲华侨大团结的精神,也发扬了美洲华侨抗日救国运动走向高涨的重要标志。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