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美兰华侨侨筹赈祖国难民大会献金奖状

        森美兰华侨侨筹赈祖国难民大会献金奖状 :  1937年8月15日新加坡华侨中上层代表大会,决定成立“马来亚新加坡华侨筹赈祖国伤兵难民委员会”。1938年10月10日,在新加坡召开的南洋各属华侨代表大会,正式产生了“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由爱国侨领陈嘉庚担任主席。华侨筹赈会成立后,海外华侨开始拥有一个合法统一的筹款组织,成员大多数是地方侨领、商人及个别文化界、教育界工作者来积极推动中上层的抗日救国救亡运动。“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是代表当时全南洋800万华侨抗日救国的统一组织。这一张是(南洋)森美兰华侨筹赈祖国难民献金救国殊堪嘉尚状奖。 1937年10月,马来西亚各区华侨筹赈祖国难民伤兵大会在吉隆坡成立,公推陈嘉庚担任主席,下辖十二个区筹赈会,统一步骤、统一行动,捐款工作取得巨大成效。接着,菲律宾、巴达维亚华、缅甸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

         随着日本侵华战争的扩大,祖国人民苦难加剧,南洋华侨深感只有实行大团结、大联合,才能更有效地支持祖国的抗日战争。 1938年10月10日,南洋各属华侨筹赈祖国难民代表大会在新加坡召开,来自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沙捞越、缅甸、泰国、香港的华侨代表168人,代表45个城市华侨救亡组织与会,成为南洋华侨史上空前的盛会。与会代表一致赞同成立南侨总会,作为南洋华侨抗日救亡的最高领导机关,推举陈嘉庚为主席。 南侨总会的成立,标志南洋华侨抗日救亡运动发展到一个新高度。从此,南洋800万侨胞在抗日救亡的旗帜下,不分地域帮派,不分政治倾向,不分阶级地团结起来,真正做到“工农商学兵,一起来救亡”。到1940年,南侨总会领导的基层组织达702个。 南洋华侨每月筹款700万元以上。除汇给国民政府的捐款外,还把大批捐款物资直接送给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纵队。不少华侨还建立援助八路军、新四军的专门筹款组织。据估计,南洋侨胞向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捐款至少有1000万元。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