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城华侨救国后援会认捐宣传费救济费收条

  缅城华侨救国后援会:1937年5月缅甸华侨抗日救国后援会成立,后改名为缅华文化界救亡协会,不久又再改名为缅华文艺界抗日救亡联合会。7月23日成立缅甸华侨救灾总会。在缅甸成立的抗日救国团体还有缅甸华侨公债劝募委员会、缅甸华侨红十字会,福建省公债劝募委员会缅甸劝募队、缅甸闽侨各属筹赈会、缅甸华侨妇女救灾会、中国航空建设协会仰光分会等。在菲律宾,无论富商巨贾,还是升斗小民,男女老少,都热情捐输。李清泉以身作则,捐资纾难,认购救国公债;1940年弥留之际,嘱将10万美元赠送给中国政府作为抚养难童之用。①李清泉夫人颜敕于1938年3月6日代表中国妇女慰劳自卫抗战将士会菲律宾分会,汇款1万元国币赠送给八路军将士购买雨具。以杨启泰(海澄县人)为首的中国航空协会菲律宾分会倡导献机救国。菲律宾华侨铁商会首捐20万比索(当时可购机2架)。华侨郑万益独捐10万比索。菲律宾华侨百货商会、杂货商会、纸箱商会、信托商会、屠宰业、学生界及妇女界也各献机1架。据统计,抗战头三年间,菲律宾华侨献机捐款达490万比索(2比索合1美元),共可购机50架。②菲律宾闽籍侨胞组织福建救济委员会,发起募款1000万元。

  在新加坡和马来亚,捐款方式一般分为定期捐款和临时筹募两种。各商店雇员、学校教职员、各机关工作人员,均按月扣薪若干巴仙,各学校学生每日每人捐零钱,舟子、车夫、小贩自愿认日捐和月捐。陈嘉庚每月捐款2000元。属于临时筹募者,则有各种特捐、如球类比赛筹赈、游艺会筹赈、歌咏筹赈、演剧筹赈,以及制糕饼、菜肴、花卉筹赈等,福建帮组织了100个售花队。侯西反(南安县人)是新加坡筹赈会及南侨总会的总务主任兼闽侨募捐主任,他常常一天连续出席几个劝募会,筹款成绩斐然。他主持的树胶公会带头认购救国公债40万元国币。胡文虎于1939年10月赠给广东抗日军队15大箱万金油、头痛粉、八卦丹等药品。1937年抗战爆发到1939年4月,胡文虎共认购“抗日救国公债”250万元国币,加上义捐,超过300万元。马来亚怡保的永定籍华侨戴汉杰,为了支持祖国抗日战争,于1940年将十一岁的儿子钢芬卖掉,得款折合银300元,全部捐献给怡保筹赈会,国民政府特颁给戴汉杰一枚勋章,表彰其卖子救国的爱国义举。新马地区华侨义捐和公债合计共达32765826元(国币),平均每人负担15元。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