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路軍抗日血戰圖之九

        十九路軍抗日血戰圖之九 : 战斗开始后,日军凭借其武器优势,先以海、空军飞行队对我军阵地轰炸,接着以各类火炮密集轰击。大小炮弹密如雨点般地飞向我军阵地。炮声响彻云霄,烟雾遮天蔽日,飞扬的尘土,使天空像是蒙上一层帷幕,我方阵地被毁严重,兵士伤亡累累。为了保存军力,免受大炮无谓伤亡,我军将阵地向后移了一里。在炮火的掩护下,敌步兵冲锋了。但我军还是不动声色,待敌军进至一二百米以内或窜到阵地前沿时,立即奋勇跃起,出其不意,步枪、机关枪、手榴弹一起开火。凭此战法与勇猛精神,六十一师一二二旅第五团、第四团,分别击退了敌人向我严家宅、郭家宅、小场庙、谷家宅阵地和金家码头、沈家宅、塘东宅、严家桥阵地的进攻。但毕竟敌人玩命进攻,火力太猛,到上午9时,敌军仍在增加部队,火力也更加凶猛。我军伤亡惨重,到中午12时许,第五团伤亡已达到三分之二。守卫谷家宅、小场庙凸出部位的第三营,机枪全被炸毁,步枪沾泥,射击困难,阵地局面十分危急。第四团也陷于苦战,在谷家宅、金家塘、竹园墩阵地,与迫近之敌展开肉搏战,战斗场面十分惨烈。而古鼎华团守卫金家码头的第一营几乎全部阵亡,全团死伤过半,形势危殆。

        蔡廷锴军长得报前线战况后,立刻调整了部署,命令一二二旅旅长张炎将其部第六团2个营增援古鼎华团,1个营增援第四团。这些增援部队于午时30分到达前线,协同原线守兵,准备向正面敌人反攻。敌人也因死伤狼藉,被迫溃退,前线阵地稍稳定。但第五团守军,血战半日,伤亡过大,未得援军及时支持,午后2时,谷家宅、小场庙阵地被敌人突破,我守军退守广肇山庄及其附近各村庄,抗击到下午4时,敌军大部队又向郭家宅猛攻,肉搏多次,我军只得撤退到严家宅北端坟墩抵抗。在此之前,六十一师一二一旅第一团第一营增援至棉罕宅策应,七十八师一五五旅第二团到达广肇山庄及其东南何家宅一带,向敌军展开反攻,但反复冲锋,受敌飞机大炮阻击未果,蔡廷锴于是命令部队固守原地,待夜晚以后,再图反攻。25日晚9时,我军反攻准备已妥,敌军数百步兵却向我广肇山庄进攻。我一五五旅第二团奋勇将敌击退,随即联合一二二旅第五团乘势向小场庙方向敌人反攻。血战到26日凌晨3时,原有阵地逐渐恢复。同时,六十一师梁世骥团第一营亦向郭家宅反攻,但因敌优势火力和电网阻止,未能收复失地,该营奉令撤回棉罕宅。

        25日至26日,小场庙、竹园墩一带的激战,敌军死伤3000 人以上,而我第六十一师也伤亡2000余人。十九路军总部下令六十一师副师长张炎率一二二旅转移到墙前宅附近休整,竹园墩以北至庙行镇南端之线,由一二一旅接防。25日,江湾方面虽无激战,但自20日以来,房屋已被敌炮火和空袭烧毁殆尽,而且敌军已占小场庙,江湾镇难以守卫,兵力不足,十九路军总部决定,守军于25日拂晓前自动撤出江湾镇,改守夏家荡、广肇山庄亘竹园墩及杨家楼下之线。我军弃守江湾实出无奈,对整个战局影响十分不利。江湾是我军战略上必守的重要地区,敌人曾拼死猛攻不下,却因我守军兵力不足轻易自动放弃,敌军不战而获,实在是一大失着。我守军撤离江湾镇后,心悸胆寒的日军始终不敢轻易进占,直到27日侦察实情后,于28日方敢进占镇内。从2月20日至23日,侵沪日军倾其海陆空全力,企图通过“中间突破”、再各个击破战法,一举击败中国守军。但在我十九路军和第五军英勇顽强的协同作战面前,其计划落空,第二次总攻归于失败。我十九路军和第五军虽属不同的政治、军事派别,但在民族大义面前,在战场上密切配合、互相支持,不为一私一派的牺牲精神,可歌可颂,也为后来中国各派军队联合抗日树立了楷模。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