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补助金汇票

        1945年补助金汇票 : 侨汇本是旅居国外的华侨从事劳动和各种职业所得,用以赡养国内亲属的汇款,它是国家的重要外汇收入。据估计,1914-1937年间,侨汇占中国国际收入的15.7%。抗战期间,侨汇不仅是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而且对增加国民政府的财政收入、稳定币值、补充军费开支、抵偿外贸逆差等都起着特殊的作用。

        1937-1945年,全国的侨汇收入约为7.5亿美元,美洲约为5.95亿美元,占79%。美洲华侨人数虽只及东南亚地区的3%,但因美金汇率高,美洲(尤其美国)的生活水平较高,故美洲侨汇能占全球侨汇总额很高的百分比。在30年代,美国经济萧条期间,其侨汇仍占总额的1/3—2/3。五邑籍华侨所占的份额,虽未见有具体统计数字,但四邑“金山伯”多,财气很旺,所以侨汇的数额是巨大的。有材料说,抗战前,台山年均接收侨汇3600万美元,抗战爆发后的1938年,台山侨汇达1.8亿美元,为历年之最。一般而言,台山每年的侨汇收入约占广东省的一半左右。若再加上其他几个邑,这个数额就更大了。因此,抗战期间,五邑籍华侨通过侨汇对祖国抗战事业所作出的贡献是非常突出的。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