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古巴华侨一日所得捐款收据

        旅古巴华侨一日所得捐款收据 : 海外华侨和祖国心连心,祖国的独立富强是他们的衷心愿望,连小学生也不例外。一九三五年蔡廷锴将军访问菲律宾时,马尼拉市中山学校校长曾在报告中提到,一二八时,各位小朋友节省零用,日蓄一仙,汇寄上海慰劳十九路军,此种爱国精神,令人钦佩。广大华侨真正是做到有力出力,有钱出钱,甚至无钱也定要出钱。在美国有许多年迈患病以及失业在家的华侨,本来生计已经相当困难,也不惜变卖家具,得资悉数提作捐款。新加坡许多小贩常常将一日或数日所得的汗血之资,送交筹赈会,表现出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这是在抗战期中每个中华儿女应负的职责。而马来西亚的侨胞更切实地负起这种使命。除购1500万元公债(照财政部分配原额,马来西亚为1000万元,结果超出500万元)和每月捐约有200多万元以外,还有继续不断的特别捐献一日薪,小贩、咖啡店、炒卖店、酒馆一日所卖全数报效筹赈。至于学生是推动着一日一元运动捐。在新加坡的大世界游艺场,每逢星期六、星期日两晚更举行义卖赈济难童。还有快乐世界和新世界游艺场,每两月必报效三天,将所收入的钱,尽献给祖国。每次成绩约有10万元、5万元不等(国币)。遇到节日或纪念日,街头巷尾,都贴满了警惕标语、漫画、宣言,雄壮的歌声到处飘扬,动人的话剧在山巴(农村)、在马路旁演着。一队队的青年学生、工人,拿着一朵朵的血花、救国花、国耻花,向行人、商店、工厂、住户义卖,每一次奔走的队伍,约八、九百队,每队约有10人或8人不等。他们在强烈的阳光下,努力的活跃着花的世界,布满了全市,每次的成绩总在国币30至50万元左右。  

        中美洲华侨人数较少,惟捐献并不落后,秘鲁筹款的办法,以演戏为大宗,每月举行两三次,并由各热心侨胞捐赠物品,售券开彩。此外还举行月捐、展览捐款。墨京侨胞有力捐款者仅500余人,华侨抗日救国后援会1938年成立以来的16个月,举行义捐一次、劝募公债7次、筹款救济伤兵难民5次,并为广东筹款购机、劝募“七七”节食费。举行黄灾一日捐,还举行救灾奖券等,平均每月筹款一次,总计筹得墨币18万余元,平均每人约捐170元之巨。各地华侨在征募寒衣、医药、车辆、飞机等方面也不遗余力。巴达维亚中华总商会主席丘元荣,平日热爱救国工作,自抗战军兴后,主持筹捐事宜,兼任该埠筹赈会主席,出钱出力。他自己已捐数10万元,1940年又发动印尼华侨捐献金鸡纳霜丸,获得595万粒,计装119箱,寄香港中国红十字会转交祖国。旧金山华侨捐助医药助华会美金12.5万元,办理赈济事宜。

        美国、加拿大、古巴及南洋各地侨胞在义捐筹款/捐助寒衣及车辆方面,都很突出,如1939年10月加拿大安大略省华侨捐军毯万条,1940年缅甸华侨捐献汽车百辆等。生活在海外的1000多万侨胞,他们将祖国的命运与自己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视国难为己难,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他们在各地抗日救国社团领导下,开展了一系列抗日救亡运动,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谱写了一幕又一幕可歌可泣的动人篇章。据国民政府财政部统计,八年抗战,财政部经收的华侨捐款,超过13亿元国币。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