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期间广东华侨代寄救济费汇票
抗战期间广东华侨代寄救济费汇票 : 1936年底,国民政府侨委会决定将广州侨务局改为广东侨务处。抗战爆发,广东侨务处主要是动员华侨的人力物力支援抗日战争,同时对大批回国难侨进行收容救济,在沟通侨汇、救济侨眷等方面,也做了一些工作。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东南亚各地华侨和香港、澳门同胞遭到严重摧残,不少人逃难回国。当时集中在韶关一带的难侨达10余万人(国民政府将香港、澳门同胞也作为华侨看待),因此,成立了广东紧急救侨委员会,将原设在河源县的护侨事务所于1941年9月移至韶关,并设立南路护侨事务所,沿四邑到广州湾沿线建立了11个护侨站,负责接待、收容、遣送归侨等工作。至1942年6月,救济香港、缅甸、越南、马来亚、荷印等地难侨,共达84万多人。同时资助有技能的难侨进行生产自救,辅导归侨组织垦区,在韶关紫微岩组设第一农场,并先后辅导缅甸归侨组织侨垦村。琼属归侨在乐昌近郊及曲江龙归乡与芙蓉山等处组织侨兴村及生产合作社共12个单位。
1943年10月,当时的省长李汉魂通过美国爱国侨领司徒美堂发动美加华侨捐资500多万元,成立粤侨垦殖委员会,在曲江马坝创办垦殖区,分设侨乐新村和一个集体农场、一个南华林场,另在英德县的走马坪,连县的龙坪、大隆洞等地,均设有垦殖区,收容难侨生产自救。此外,对归侨服兵役方面也给予宽役照顾,规定回国未满2年的可免服兵役。广东华侨汇款占全国侨汇绝大部分,对弥补国民政府贸易入超、平衡国际收支起着重要作用。战前10年每年入超约6亿元,广东侨汇可抵半数以上。
1931—1940年侨汇调查估计表 --- 侨汇寄入内地的渠道,有中央银行、地方银行、私产银行和批局、银号、邮局、水客等。国家银行和地方银行在1935年以后才在海外开展业务。在这之前,侨胞汇款主要经侨批局或由香港驳汇。抗日战争前,汕头、海口等地约有侨批局93家。广州及四邑等邻近香港地区,侨汇多由汇款人向外国银行购汇票寄回家乡眷属,由银庄向侨眷收购后寄到香港联号,向外国银行收款。经由中国银行收兑的侨汇所占比例不大。仅在1942年,由于战事影响,侨批局收兑侨汇有困难,经由中国银行收兑的侨汇才一度曾占50%。订保护侨汇的措施,对侵吞侨汇的不法行为未予以严厉制裁,故一些侨批局、金山庄和水客常以拖延派送汇款从中渔利,致使侨眷蒙受损失。特别是日军占领香港后,侨汇受到严重影响,侨眷生活发生困难,省侨务处曾与中国银行洽商改善驳汇手续,并在开平增设办事处,便利侨户领取汇款。
汕头失陷后,潮汕一带侨汇则转由梅县中国银行转驳。1943年,广东发生严重灾荒,四邑、东江一带尤为惨重,不少侨眷卖身鬻儿,流离失所。美洲等地华侨发起募捐赈济家乡眷属,省侨务处亦曾会同美援华会及广东国际救济委员会在河源、惠阳、淡水、大鹏和四邑一带对难侨、侨眷进行赈济,并在台山县设立古巴侨童教养院,收容流落侨童80余人。但在当时的情况下,这些赈济款能真正发到侨眷手中的为数不多,有的甚至被全部侵吞。据南非归侨叶迅在《南非的华侨》一文中记述,抗战时,南非客属华侨为赈济侨乡眷属发起募捐,得捐款7000磅,立即汇寄国民政府财政部,指定救济梅县灾民。但此款汇出后音讯杳然。战后经办人回国追查此事,国民政府财政部推说已发回广东转梅县,而梅县政府则称档案中全无有关记录,只好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