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华侨妇女爱国会

        古巴华侨妇女爱国会: “七·七”芦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的全面侵华战争爆发.中华民族沦入灾难的深渊。在祖国摧难之际,“海外华侨输财助战……都对战争有所尽力”,广大爱国的海外华侨妇女也义不容辞地投入了挽救祖国于水火之中的抗日救亡运动。尽管侨居他乡异国,她们仍然建立起抗日救亡团体。或进行抗日宣传,争取各国人民的舆论支持;或活跃于异国街头,义演义卖,劝募乐捐;或不远万里,奔赴祖国,征战沙场,把一颗赤子之心奉献给不幸的母亲。海外华侨妇女对祖国抗战的胜利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 海外华侨妇女在得知自己的祖国遭到日寇的践踏之第一个举动.就是建立华侨妇女爱国会...来支持祖国抗战。    

        广东妇女团体联席会议于1937年12月成立。参加联席会议的有省、市妇女抗敌同志会以及省女界联合会、市妇女会、女权大同盟、女车衣工会、中山大学女同学会等。联席会议后这些妇女抗日救亡组织做了大量的工作,促进了广东妇女抗日救亡运动的开展。抗战初期,在广州的抗日妇女团体比较多,以这些妇女团体为阵地开展抗日救亡运动,是抗战初期广州妇女运动一大特点。当时影响较大的妇女团体有:广东省、广州市妇抗会、广东省女界联合会、广州市妇女会、基督教女青年会、中国妇女慰劳会广东省分会、广东省女权运动大同盟、女车衣工会、中大女同学会等。这些妇女团体广泛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如:派出战时工作队;组织妇女生产,发展战时经济;举办妇女干部训练班;到战地抢救难民、难童,征募劳军。“省新运妇委会”成立不久,即与省赈济会联合派员到战区、灾区抢救难童,至1943年止,共到20余个县抢救了妇女数百名,难童1.1万多人。设立儿童教养院,安置了大批无家可归的难童。

        在广州抗日救亡团体出版的进步报刊中,妇女报刊颇为引人注目。《妇女大众》和《妇女知识》就是当时较有影响的妇女刊物。《妇女大众》为广东妇女抗敌同志会于1938年5月15日创刊。由李峙山、区梦觉等负责主编,何香凝题写了“妇女大众”版头。《妇女知识》为广州市妇女协会主办。当时,一些妇女党员和进步女青年参与了编辑出版工作。《妇女知识》的第三卷第二期介绍了宋庆龄、赵老太太、邓颖超三人联袂莅临广州活动的情况,并刊登了宋庆龄的演说词《祝广东妇运永远是这样团结》,以及《邓颖超先生印象记》、《宋庆龄先生会见记》等文章。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