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滨华侨印务总工会建设认捐收条

        菲律宾华侨各劳工团体联合会  Feilubin Huaqiao Ge Laogong Tuanti Lianhehui  简称劳联会。菲律宾华侨劳工的全国性组织。前身为20世纪30年代初期建立的华侨工人协会。1937年5月1日,由菲律宾华侨总工会倡议组织。1938年4月,在马尼拉举行菲律宾华侨职工第一次代表大会上讨论、通过组织章程,并选出首届执行委员会。5月1日,正式宣告成立,并作为团体会员加入菲律宾无产阶级总工会。成立后,菲律宾华侨总工会即行撤销,其所属各劳工团体加入劳联会为团体会员。其执行委员会之下设常务委员会,由秘书处、组织部、宣传部、财政部和外交部组成。历届执委会主要负责人有:施唤醒、高剑峰、庄林修、沈尔七、蔡汉祥、黄怡涂、沈福水、魏文基、吴紫清等;顾问有许立、李永孝(李炳祥)等。所属团体会员中,以菲律宾华侨店员救亡协会(店救会)的规模最大。时值中国抗日战争初期,遂以团结抗日救亡为宗旨,尽可能减少激烈的罢工斗争,而采取与资方协商解决的方式。对中国国民党驻菲总支部的斗争,亦采取"又联合又斗争"的原则。1938年厦,举办理论学习班,提高各工会负责人的理论水平。又创办了美范印务馆、华侨印务工会建国中学、民族夜学和国防剧社。1939年底,出版《建国报》等刊物,加强抗日救亡宣传,动员侨胞抵制日货。又发动华工捐献,支援祖国抗战。1938年1月,鼓励会员参加菲律宾华侨救国义勇队;1939年初,又组织回国慰劳团。1941年12月8日珍珠港事件后,即成立菲律宾华侨抗日护侨委员会。日本占领时期,组织劳联会非常时期指导委员会,指导所属会员开展抗日斗争。其主要工作是:鼓励和指导会员坚持抗日反奸斗争,进行口头宣传,传播战时消息,发动群众支持留在农村的同志开展武装斗争,并开展统战工作,共同对敌。1942年3月12日,成立菲律宾华侨抗日反奸大同盟(抗菌反),负责抗日反奸斗争。美国重占菲岛后,1945年7月劳联会恢复活动,并决定成立菲律宾华侨各店员团体联合会(店联会),翌年又与之合并。战后,中国国民党政府和菲律宾政府联合压迫和摧残华侨爱国民主运动,如制造九五事件、王家外事件、"五华共"案件等,劳联会的活动日渐困难。1947年12月24日起停止活动。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