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美塑源总堂底票

        驻美塑源总堂底票:  华侨初到异地,人地生疏,对异国的风土人情,既不熟諳,又言语不通,常受他族的欺凌。白人称之为“黄禍”,横来逆施,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因而掀起一次又一次的排华风潮。为此,华侨便自然地寻求与自己言语相通,习惯相近的人,自动建立一个组织,结成集体力量,带着亲帮亲,邻帮邻,同乡同族三分亲的观念,以期互相共度患难,共同扶持,獲得安居的保障。另方面,亦可协助新侨找寻工作,使之有所依托。会堂公所的组织,溯源还是来自中国的老家。旧社会许多地方都有堂会的组织,始于明代,至清而盛。华侨在海外仿效家乡,组织团体,称之为会馆或神庙。联县和全县性的有邑会馆(或称四邑神庙),五邑同乡联谊会,广东省联谊会,广肇同乡联谊会,台山会馆或台山同乡会。

        联姓的有刘关张趙的龙岡亲义公所、陈胡袁的至孝马亲公所、谭谈许谢的昭伦联义公所、雷方邝的溯源公所、蔡吴周翁曹的至德三德公所、江黎何的三益公所等。宗族性的有黄氏宗亲会(江夏堂)、李氏公所(陇西堂)、余风采堂、朱沛国堂(紫阳)、伍胥山公所、林西河堂(林氏宗亲会)、周爱莲堂、梁忠孝堂、甄舜河堂、关陇西堂、邓高密堂(公所)、趙天水堂(宗亲会)、马家公所(宗亲会)、许高阳堂、刘彭城堂(宗亲会)、谭氏公所(光裕)、陈颖川堂(鰲山)、谢宝树堂、胡安定堂、曾三省堂、叶家公所(南阳)、阮氏公所、梅氏公所、吴氏公所、汤氏公所、邓荣阳堂、雷冯翊堂、杨清白堂、袁汝南堂。堂会组织的有安良工商会、协勝公会、秉公堂、塑源总堂丶合勝堂、萃勝工商会、英端工商会,和平会等。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