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大埠三德总堂

        金山大埠三德总堂 : 黄三德(1864——1946),台山县四九镇石板潭乡人。13岁跟村中人去美国三藩市谋生,初为洗衣工。由於年小力弱,常受人欺侮,便决心学武,经勤奋苦练,练成一身超群武艺。所以,於1897年继余松运之後,被洪门推举为三藩市第三任致公堂盟长,旋授斗为大佬,兼任亚利桑那州帕里斯凯特(PRES-CATT,华侨称作巴士杰)埠致公掌盟长。1907年三藩市致公堂建楼,又被推为总理,统掌其事。

        1903年孙中山在檀香山要求加入致公堂时,曾受拒不以通过,後经黄氏写信疏通,由洪门前辈锺兆养介绍,檀香山国安会舘才决定接纳孙加入致公堂。次年,黄氏又致函檀香山洪门兄弟,资助孙去美国活动。1904年农历3月,孙中山由檀香山到美国,4月7日在三藩市登岸时被移民局阻留,羁於木屋。孙托人通知《中西日报》总理伍盘照。伍氏知道孙是洪门人士,即转告黄三德。黄氏即与《大同日报》(是洪尸弓的机关报)总理唐琼昌商量,聘请美国律师纽文(一说士忒查)进行辩护。经过17天的斡旋,由三藩市律师代孙做檀香山出生证明,经华盛顿批准,孙中山才获得登埠。在羁留期间,膳食和一切费用均由黄氏负责照料。随後,孙中山在黄氏伴随下到各埠发表演说,宣传革命,历时6个月。

        1907年镇南关之役,孙中山曾去信黄氏筹款资助。黄氏函告各埠致公堂,共筹款7000余元。槟榔屿会议後,孙中山再赴美、加筹款,得黄氏和美、加洪门组织诸多帮助。1911年4月27日广州黄花岗起义失败後,6月15日孙中山又与黄氏合组革命筹饷局,朱三进任主席,黄氏为监督,用6个月的时间共捐得14.4万余美元,其中黄三德经手的有港币10万元。在孙黄的共同努力卜,1911年6月,美国同盟会和致公堂曾一度合并。武昌起义後,黄氏又代筹旅费10000元,让孙中山由纽约取道欧洲回国。孙中山抵达南京後,黄氏以各埠致公堂名义和侨团组织,一日发电数十封,拥戴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临时政府成立後,国库空虚如洗,黄氏领导的旧金山洪门筹饷局,在3个月中筹捐美金1444130元以予支持。1912年3月1日,孙中山发给黄三德的旌义状曰:“黄三德君於中华民国开国之始,懋著劳绩,历久不渝,应发给最优等旌义状,奕代後民,永多厥义。此旌。”

        孙中山解职後,1912年4月1日,黄氏为洪门立案事返国,与孙相见於广州。当时考虑到清皇朝已被?翻,孙未同意黄氏提出的洪门(致公堂)在国内立案的要求。从此,黄与孙的关系开始逐渐不善。10月,孙中山被袁世凯委任为全国铁路总办,聘黄氏为顾问。1913年9月反袁“二次革命”失败後,铁路总公司解散,黄氏失望返美。1914年7月8日,中华革命党在东京成立,孙曾致函致公堂,希望洪门人士一律加入,改组为中华革命党支部,但未为多数洪门人士所接受。1915年8月,三藩市致公堂推举黄三德为游埠专员,赋以“统一党政,扩张党势”之任,但改党之议始终未能成功。袁世凯死後黄氏又回祖国,有关洪门立案事获得黎元洪和广东省长朱庆澜批准。1921年4日,孙中山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黄氏回粤参加典礼,孙又嘱其通函致公堂改党,未从,黄氏从此与孙互不往来。次年返美,各方政客曾对黄氏诸多拉拢,但改党之事终未被接纳。1922至1923年黄氏先後出游加拿大和中南美洲,从事堂务活动。1926年隐居洛杉矶,不再过问洪门事。1936年出版了由他口述别人执笔的《洪门革命史》,对孙中山有谤语怨言。1946年病逝於洛杉矶。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