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大埠至德堂

        金山大埠至德堂 : 中国历史上,有关周太王古公父长子太伯三让天下,与二弟仲雍出奔江南,使三弟季历继承王位而振兴周族、共昌西周的史实,一直被传为佳话。太伯(泰伯)、仲雍后来在蛮荒之地的江南建立了吴国,成为吴氏始祖。2500多年前,孔子曾盛赞吴氏始祖太伯为“至德也已矣!”从此,吴氏后裔及其分支均称为至德宗亲,吴姓的堂号为“至德堂”、“吴郡堂”等。

        周族始祖为后稷,传为姜履巨人足迹而生,始姓姬。姬姓周族在传承过程中,特别是因周王室分封,分别产生了吴、周、蔡、曹、辛、柯、洪、江、翁、方、龚、汪等12姓,被称为至德宗亲12姓。1974年10月,首届世界至德宗亲恳亲大会在香港召开。1976年,世界各地至德宗亲为寻根归宗共谋团结发展,在香港注册成立了“世界至德宗亲总会”,以世界各地之“至德堂”(吴、周、蔡、翁、曹)、“济阳堂”(辛、柯、蔡)及“六桂堂”(洪、江、翁、方、龚、汪)共12姓氏之宗亲为基本成员,这是颇具规模的归宗大联合。

        第二届恳亲大会于1977年10月在台北召开。从此后每隔二年,分别于1980、1982、1984、1986、1988、1990年,在日本东京、香港、菲律宾、台北、香港、泰国曼谷召开了第三至八届恳亲大会。1992年10月,第九届恳亲大会在吴姓发祥地江苏无锡举行“祭祖大典”。世界至德宗亲会一行198人,在会长吴逢金博士率领下,到无锡梅村泰伯庙祭祖,并到鸿山拜谒泰伯墓。宗亲千人同聚,可谓盛况空前。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