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美余风采武溪总公所楼底收据

        加美余风采武溪总公所楼底收据 : 余靖(1000-1064年)﹐字安道﹐号武溪﹐谥襄。广东韶州曲江人(今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县)﹐宋朝名臣﹐官至朝散大夫。余靖出身于仕宦之家。宋天圣二年(1024年)考取进士﹐曾任新建县知事﹐后迁秘书丞。景佑三年(1036年)﹐他因向皇帝上疏为被贬的礼部员外郎范仲淹辩护而遭降职为监筠州酒税﹐余靖亦由此名闻于世。庆历三年(1043年)﹐复起任为谏院右正言﹐专司向皇帝进谏奏事﹐余靖正直敢谏﹐曾多次为建言"轻徭薄赋"整顿户政﹐去除贪残之吏﹐抚疲困之民事而向皇帝抗声力争﹐以致唾液飞溅至皇帝的“龙颜”上仍意犹未尽﹐余靖的建议大多为宋仁宗所接受。宋仁宗的天圣年间﹐有十分著名的“四谏”﹐指的是当时在朝廷只担负言责并敢于进谏的欧阳修﹑王素﹑蔡襄以及余靖四人。

        庆历四年(1044年)﹐余靖受命为出使契丹的使者。余靖曾先后三次出使契丹﹐他巧妙地运用外交手段折服了雄据一方的辽主﹐从而适时的在复杂的宋辽夏三角关系中维护了宋朝的利益。后来侬智高反叛﹐他奉令经制南事﹐不载南海一物﹐后官至工部尚书﹐着有《武溪集》传世。襄公余靖“以文学称乡里”﹐因此﹐韶关市为其修建有“风采楼”﹐后来海外的余姓子孙均以“风采”﹑“武溪”命名建筑物或社团组织名称以纪念襄公。如美国有“风采堂”﹑“武溪公所”﹐加拿大有“余风采堂”﹐广州有“武溪书院”﹐荻海有“风采堂”等。广州设有一座远近知名的“八贤堂”﹐余靖即为八贤之一﹐可见得他在人们心目中的份量了。

        “余风采堂”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热爱祖籍国的优良传统,是加拿大重要华人社团之一,其总堂在美国。据介绍,余氏乡亲的先祖--北宋名贤余靖(忠襄公),他文武全才,精通经史,长于诗文,官拜工部尚书,为官耿直清廉,安邦定国,功垂后世。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撰碑称赞余公“为人质直刚劲,而言语恂恂,不见喜怒,自少博学强记”。现居华南广东等余氏后裔,系尊余靖为始祖,广东及海外各地的余氏宗亲会多以“风采堂”及“武溪公所”为名号。“风采”源出于余靖的同朝官员蔡襄所作赞美靖公的诗句“必有猷谋庇帝右,更加风采动朝端”,余氏后人还在余靖的出生地粤北曲江建“风采楼”以为纪念。“武溪”则源出于余靖的生平著作汇集而成的《武溪集》。

        “百年奉献桑木+辛乐,世纪深怀中华情”中国驻加拿大大使梅平为余风采堂百周年庆题词,并在会上讲了话。他说,一个多世纪以来,余氏乡亲艰苦创业,与加拿大人民一起为加拿大的经济、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历史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不断融入加拿大的文化,成为加拿大多元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称赞余氏乡亲积极关心和支持中国的发展和建设,为弘扬中华文化、加强中加人民的友好合作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他指出,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国家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的主流,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广大侨胞心系祖籍国,是遏制“台?”分裂势力的坚定力量。加拿大总理马丁特地给大会发来贺词,热烈祝贺“余风采堂”成立100周年,赞扬余风采堂为加拿大的多元文化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余风采堂”在服务社区、繁荣经济、促进加中人民友谊所作的努力得到了加拿大三级政府的肯定和好评。安大略省议员佩苹女士等到会发表讲话表示祝贺。全加“余风采总堂”主席余根洙、蒙特利尔“余风采堂”主席余绍然分别在会上致词。余根洙在致词中强调指出:“全加余风采堂永远维护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完整,支持和拥护和平统一,坚决反对‘台?’”。余绍然说:“必须反对台湾?立,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进行谈判,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会上表演的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文艺节目,也充分表达了余氏会乡亲们“根”在中国的中华情。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