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高顺安堂发出的助辛亥革命军饷义捐收条
民国元年芝加高顺安堂发出的助辛亥革命军饷义捐收条: 孙中山看到洪门组织在华侨中有很好的群众基础,就积极利用洪门致公堂组织来接近华侨社会,深入开展革命宣传活动,进而改组致公堂组织和重新解释其宗旨,将其原先反清复明的宗旨提升为驱逐清廷、建立民国的民主革命的新目标,使之成为革命的组织。
(1)极具群众基础的美洲致公堂组织。致公堂为会党秘密组织,总部设在美国旧金山,分堂遍及圣路士、芝加哥、纽约、波士顿、华盛顿和费城等各城市,有秉公堂、顺安堂、瑞端堂、协英堂等几十个堂口和同乡会组织。致公堂侧重于"兄弟义气",同乡会偏重"乡里感情",这些堂口和同乡会都属于中下层华侨劳动人民、小商小贩的帮会组织。洪门创始于清初康熙年间,是清朝民间秘密结社组织,原为天地会的对内名称,三合会、哥老会是其支派,在海外其他地方称洪顺堂或义兴会,在美洲称致公堂,以"反清复明"为宗旨。随着清朝海禁渐开,部分洪门会员为躲避清政府的残害,相继逃往美洲等地,组成致公堂。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部分太平军将士也逃往美洲,遂使致公堂势力日益强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故老逝去,渐变成慈善团体,民族意识日益淡漠。但当时洪门势力在美洲非常强大,而且在华侨中有很好的群众基础,因为华侨中十之八九都参加了洪门会党,会党对华侨中下层颇有影响和号召力。
(2)孙中山毅然加入洪门致公堂组织。基于洪门致公堂组织在美洲势力强,对华侨影响大的现实,孙中山深刻认识到,如果不加强与会党组织的联合,革命工作就难以在美洲华侨中扎根,同时就更难遏制保皇党势力在华侨中的蔓延之势。为与保皇势力争夺革命阵地,孙中山于1904年1月在檀香山毅然聘请洪门前辈叔父钟兆养介绍其加入致公堂,由盟主封其为"洪棍"(即元帅)。加入洪门致公堂,这是孙中山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明智之举。
孙中山加入致公堂,极大地争取了广大华侨的支持,有利于开展革命活动。1904年4月6日,孙中山由檀岛抵旧金山,清领事及保皇党人勾结移民局职员,阻碍孙中山登陆,后在旧金山致公堂总堂首领黄三德等旅美侨胞的援助下他才得以上岸,下榻于致公堂会所,就食于《中西日报》社;他所到之处,发表公开演说,宣传反清革命,为加强革命宣传还委托致公堂和《中西日报》社印刷邹容《革命军》l.1万册,分别寄送美洲、南洋等地侨胞;召开兴中会救国筹饷大会,发表演讲,鼓励华侨购买革命军需债券。
1894年在檀香山成立的兴中会组织,基本上是一个商人和小资产者的组织,在美国一般华侨中的影响并不大,孙中山得到华侨真正全面的支持是在1904年加入美国洪门之后。在美国华侨社会中,洪门是一个民问社会组织,其民问性有利于吸收大部分出身于中下层的华侨参与。虽然洪门是沿用秘密社会形式,但由于所受限制极小,发展很快,所以洪门势力极大。据统计,1907年美洲华侨有27万多人,而"华侨名列会籍者占十之八九"。这股强大的华侨势力,成为孙中山反清革命在美洲的重要后援。后来孙中山在回忆这段历程时说,以前到美洲时,"其欢迎革命主义者,每埠不过数人或十余人而已";而这次以洪棍身份遍游美洲,"凡有华侨之处,莫不表示欢迎,较之往昔大不同矣"。
(3)改组致公堂成为革命组织。为了改变致公堂民族意识淡漠的现状,争取更多的美洲华侨支持国内革命,早在1896年孙中山就提醒致公堂会员继续坚守反清救国的宗旨,以挽救国家危局,致公堂会员视孙中山为外人而未予响应。1904年美洲之行并加入致公堂,为孙中山改组致公堂赢得了有利时机。1905年2月,孙中山鉴于洪门人士多已忘却反清革命宗旨,不少组织又为保皇党徒所把持,洪门组织散漫,目的和任务不明,战斗性缺乏,乃向设在旧金山的致公堂建议,举行全美洪门会员总注册,得到首领黄三德和总堂各职员的赞同。于是,孙中山偕致公堂大佬(主盟人)黄三德从旧金山出发,前往加尼福利亚、美国东部等美洲各埠,对洪门会众进行注册和宣传活动。
孙中山在前往各地对洪门进行革命宣传时,还亲自为致公堂重订新章八十条,在新章程中强烈谴责清政府的黑暗统治和保皇党的反动立场,并明文规定:"本堂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宗旨";"以协力助成祖国同志施行宗旨为目的"。孙中山还与黄三德等洪门会员一起,将被保皇党徒篡夺的致公堂机关报《大同日报》改组为革命党的机关报,革命党人刘成禺担任主笔,成为革命党在美洲的言论机关。经过数月的努力,虽然报名注册并不十分理想,但改组后的致公堂,已由秘密结社形式转变成具有革命性质的政治团体,并初步"把革命组织从一群知识分子和工商界的小圈子扩大到以劳动侨胞为基础的洪门致公堂爱国群众中去"。
孙中山加入美洲洪门,就是为了加强与华侨的沟通,把民主革命的理想融人中下层华侨的文化理想之中,以此凝聚华侨的力量,激发华侨的爱国热情,因而受到华侨的广泛拥护。经过孙中山的不懈努力,改组后的旧金山洪门致公堂组织成为极具战斗力的革命团体,有力地拓展了革命党人在美洲的革命势力,并为后来同盟会的成立及革命党人在美洲的决定性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