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元年金山正埠中华会馆国民捐执照

        民国元年金山正埠中华会馆发出的国民捐执照:  金山中华总会馆(Chinese Consolidated Benevolent Association of San Francisco )全称是驻美国旧金山中华总会馆(简称美国中华总会馆),又称旧金山中华总会馆。美国华人社团。1862年成立。早期英文注册名称是中国六大公司(Chinese Six Companies,1862─1925)。最初由三邑、阳和、人和、宁阳、合和、冈州6个会馆联合组成,1878年肇庆会馆加入,遂成为七大会馆。这些会馆后来成立中华会馆总机关。主要工作是处理全侨性社会福利事宜。辛亥革命和抗日战争期间,该会广泛团结旅美华侨,开展各种爱国活动,积极支援中国抗战。 

        孙中山先生从1895年起在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发动的起义,每次都得到华侨的军费支持,据不完全统计,仅是 1907—1908年两年中的起义,就得到华侨捐款二十万元,西贡华侨李卓锋一个人对防城、河口、镇南关等处的起义就捐款数万元。在组织黄花岗之役时,原计划在海外华侨中筹募港币十三万元,结果大大超过原计划,筹得港币十八万七千余元。武昌起义发生后,华侨为革命捐款更为踊跃。从1911年11月到1912年6月底的半年中,华侨支援广东光复和革命政权的捐款达一百七十五万八千多先.缅甸华侨在武昌起义后,短期内捐助款项“二十万”元,交祖国军政府应急,后又继续响应缅甸同盟会的号召,献爱国捐十万元,国民捐二十万元,连同前项共达六十余万元.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时,南京政府财政非常困难,库藏如洗。

        在这种情况下,临时政府,“得南洋之助殊非浅鲜”。有人做过统计,辛亥革命一年,南洋华侨捐款数目达到五、六百万元.在捐助义饷、赞助革命中,上至华侨资产阶级,下至华侨中的劳动群众,都积极行动起来了.印尼华侨张耀轩、张弼士,在武昌起义后捐了一笔巨款给孙中山先生。港商李柏为捐助革命军费,先后出资一百万元左右,几乎牺牲全部家产.越南堤岸以卖豆芽为生的黄景南、挑水工人关唐,都将他们一生,的辛劳所得数千元全部捐献给丁当时的革命事业,显示了华侨“一团热诚、只为祖国”的赤子之心.华侨对辛亥革命在经费上的大力捐助,对革命起了巨大的支持和推动作用,因此,孙中山先生赞誉“华侨是革命之母”。这是极中肯也是最崇高的评价.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