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年号报费收照

        黄帝年号报费收照 : 黄帝是传说中中华民族的始祖。姓公孙,居轩辕之丘,故号轩辕氏。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皇帝生性灵活,能说会道,道德情操高尚,被拥为西北方游牧部族的首领。他联合炎帝,打败由蚩尤率领的九黎族的入侵,代神农而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成为“黄帝”。 相传黄帝时期有许多创造和发明,如养蚕、舟车、文字、音律、算数、医学等。历史上尧,舜,夏,商,周,都是黄帝的后裔,故称“轩辕后裔”,“炎黄子孙”。

        所谓黄帝纪年,就是以黄帝即位之年为元年(也有说以黄帝诞生之年为元年),因此,黄帝纪年实际上属于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由于黄帝是传说中的人物,上古历史并无确切的记载,哪一年为黄帝元年的推算自然不会准确。中国漫漫几千年文明史,从未正式采用过黄帝纪年,为什么?因为它从来就没有以完整的形态出现过。不过,黄帝纪年在一百年前的中国,于民间大致流行了十年的时间。

        1903年,晚清经学大师刘师培发表《黄帝纪年论》,正式举起了黄帝纪年的大旗,得到章太炎为首的革命党人的响应。革命党人为了表示与清廷势不两立,不用清朝年号,而新的政权还没有建立,因此采用黄帝纪年。当时推算的黄帝元年并不统一,多数革命党人接受了《民报》所用的推算方法。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时,通电各省,以黄帝纪年四六○九年十一月十三日(1912年1月1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正式启用中华民国纪年,同时黄帝纪年被停止使用。(上图:新昌电报局就是把宣统二年改成黄帝纪年四六○七年的报费收照)。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