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美洲华侨农牧社股份票
南京美洲华侨农牧社股份票: 中华民国元年(1912)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定都江宁府,改江宁府为南京府,废江宁、上元二县。次年废南京府设江宁县。上世纪20年代,几个年轻华侨回到祖国,在板桥镇购建田地,创办了“华兴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而这个记载着中国人兴国之梦的小村子则有了一个寓意深长的名字“华兴村”。
华侨村又名华兴村。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国外的广东华侨备受压迫与歧视,于是旅居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的爱国华侨邓仙石、李殷宏、李元平、李雨洲、曾石泉、李元彪等人向其它国家的华侨发起倡议,聚资回国振兴农业,创办华兴农业有限公司,取振兴中华之意。1922年,公司创始人李殷宏、李雨洲、李元平等70多名广东华侨联合创办, 选址于南京中华门外板桥镇,置田地1800余亩,植桑养蚕,建村命名为“华兴村”,成为当时江苏省著名的侨乡。
要置业,首先得要有地方住,为了让回国的华侨有房子住,村子需要建造一批房。现留在华兴村的归侨、侨眷、侨裔共约30户。村内还保留有若干栋民国时期民居。华兴村总共建了70栋左右的房子,房子是按照投资的股份多少来修建的,每出资1股就可分到5分田的建房基地,所以房子有大有小。房子建好后,股东们纷纷将家人迁来定居和就业。华侨村位于雨花台区板桥镇。
华兴农业有限公司成立后,刚开始公司是全方位经营,种植有小麦、甘蔗、葡萄、桑树等,后来公司聘请南京东南大学农科系常宗会教授来当技术主任。常宗会在化验土质后,发现这里最适宜植桑养蚕,建议扩大桑树种植面积,公司于是采纳了建议,并且建了2栋养蚕大楼,每栋2层,每层有10间蚕室,还建了4间仓库,1间蚕种室。又聘请蚕种专家潘中白为蚕种制造场的主人,培育优良蚕种,生产优良的蚕种纸。1926年到1936年的10年间,是华兴村历史上最鼎盛的时期,每年春秋两季培育的蚕种纸达到30多万张。说起华兴村的名牌产品,全国的很多老蚕农应该有所耳闻,这里生产的“斗鸡”和“长城”两个牌子的蚕种纸,曾经闻名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