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癸已年九龙老富贵彩票一大员

        光绪癸已年九龙老富贵彩票一大员 : 铺票。风行于民国时代的铺票赌博,早在清代就开始了。民国时赌法跟清代有些不同。清朝光绪年间,广东南海、顺德两县的士绅为筹款修筑防洪大堤,发起了有奖“铺票”活动。为何取名铺票呢?因它跟店铺、商号有关。先是向120家商店每家捐借款10 两,总计是1200 两,用作修筑大堤款项。为归还这笔款子,特印发一种奖票,票底印着捐借款各店铺的名称。如“兴隆”、“祥记”等,以示褒扬这些商店热心公众事业。这种奖票取名“铺票”,每张有1 两、5 钱两种,由各镇大商店售卖。投买者在票底所印各店铺名称中任选10 个字为一条,满1000 条为一卷。

        铺票每月开奖一次,开票共开12 个字,用的是“杯卜”法。即用向空中抛出杯子,视其落地情况决定开何字。杯卜在神庙前举行。开票之日,庙前广场人头攒动。开票办事处人员,在人丛中抛出三色暗码,任众人抢夺。夺得暗码的三人,一人负责抛杯,一人负责执杯,另一人唱票。抛杯人先将木杯当众剖开,放在天平上称,使两杯重量相等。然后将两杯放在盆内,用力向上一抛,抛的高度不得低于面前预先所拉绳索的高度。杯子落下,执杯人将杯拾起,如两杯一只口朝上,一只口朝下,就报“胜杯”。两只都口朝上,报“阳杯”。两只都口朝下,报“阴杯”。唱票人先唱票底印的第一个字,如“兴隆”的“兴”字。得胜杯,再抛,一直抛到得阳杯或阴杯止。连续得几个胜杯,就叫做得几杯。第一字得几杯报完,接着唱第二字。以此类推,直到票底每个字都唱完。

        抛杯结束,当众选出得胜杯最多的12 个字,这12个字称为“票尴”(即票母,相当于中奖号码)。中字最多的为头票,次为二票,再次为三票。同中同分,如头票仅一张,则头票奖金由中奖者一人独得。奖金总额为1000 条票的票款1000 两的60%,即600 两。在这600 两奖金中,头奖得60%即360 两;二奖得25%即150 两;三奖得15%即90 两。开票办事处在总票款中提取40%即400 两,先归还10 家店铺的捐借款,共100 两(12 个月开票12 次,即可还清120 家的捐借款)。在余下的300 两中,抽取10%即30 两,作为办事处经费。还剩270 两,用作修堤专款。如每月售票1 万张,则除奖金外,尚余4000 两。归还捐借款100 两后,仍余3900两。开票办事处抽10%,即390 两。售票越多,开票办事处所得款越多。铺票最初为募款而设,但发起不久,一些见利忘义之徒便利用它谋取暴利,以致铺票很快成为名副其实的赌博。

        清末,慈槽太后以筹措海防经费为名,大开赌禁。广东遂有一些赌商向藩台(主管一省财政)衙门承包铺票赌博,以助饷若干作为代价。赌商们编造了五言韵语24 句,共120 字,作为铺票的票字。开头几句是:首会发其祥,鸿图得意扬。高标辉百粤,本是始基良。秀丽赏琼芝,丁男协去时。联芳常足愿,乐有好称宜。巨业就恭逢,。。。120 个票字,任投买者圈定10 字,作为一票。一张票价格有5 角、1 元、2 元、5 元、10 元几种(实际照九折收款)。1000 票为一卷,取《千字文》中一字为卷名,如“天字卷”、“地字卷”、“玄字卷”等。开票开12 个字,仍用杯卜法。奖金比前提高,为售票款总额的70%,其余30%为票厂费用及饷银。当时广州有铺票两厂,一名“昌兴”,一名“发财”。昌兴每月逢五、十开票,发财每月逢三、八开票。两厂一月共开票12次。(未完)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