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艺术家马司曾自传

        粤剧艺术家马司曾自传 : 粤剧是以粤语方言为载体的一个著名剧种,上世纪初,凡是说粤语方言的地方都有粤剧和它所衍生的曲艺流行。粤剧分布之广、影响之大,除了堪称国剧的京剧外,再没有别的剧种能超过它了。广府人移民海外较早,因而粤剧也较早迈出国门,从而吸收西洋器、乐,学习西洋的表演技法。中国戏剧源远流长。以文学特色而论,中国就有所谓唐诗、宋词和元曲,可见到了元代,曲艺已成为中国文学艺术的主流。我国元、明两代,戏剧已经相当发达,可惜鞭长莫及,中原的先进文化到了广东就好象没有什么下文了。史料只说当年广州府有“南剧”,但南剧是什么呢,现在谁也说不清楚。近代史上粤剧艺人拜张五先生为祖师,行内人称张五先生为“摊手五”。张五何许人也?他是雍正年间京城一名昆曲艺人,据说因为反清,被朝廷缉捕,逃到广东佛山隐姓埋名,风声过后便同当地戏班来往。张五多才多艺,生、旦、净、末……各种行当无所不能,尤其善长舞台功夫,广东粤剧舞台上的搏击称为“打北派”的,就是张五师父所教。张五是北方人,不懂广东话,教徒弟时“鸡同鸭讲”,表达不足便用手势,常常摊开双手表示无奈,“摊手五”由此得名。张五首先将北方的剧本移植过来,时称《江湖十八本》,又以昆曲、徽剧的技法授徒,今天粤曲的“西皮”、“二黄”、“梆子”等众多曲牌应该来源于昆曲和徽剧,从而使广东的粤剧登上了大雅之堂。又因张五授徒教唱官话,这又使粤剧“唱曲音韵本自中州”。佛山的徒弟从张五那里学了一些不咸不淡的官话,唱戏别具一格,民间称之为“戏棚官话”,直到今日,“大花面”的唱腔仍夹杂官话的北腔。张五还为粤剧界组织了行会,当年佛山的“琼花会馆”便是广东粤剧界第一个组织,从此广东的粤剧兴盛了一百多年。(未完)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