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大光戏院宣传海报

        (接上页)此后,刘华东先生还帮助粤剧界重建会馆,过去的“琼花会馆”设在佛山,重建后改在广州。会馆称为“八和会馆”,所谓八和,就是戏班八种不同角色的堂馆,这些堂馆有如后来的行业工会。旧时代戏班除了班主、要角有家室之外,多数“草根演员”都在戏棚搭铺,有的甚至住在关帝庙里。八和会馆的建立使大多数“草根演员”有了依靠,它既是行业团结的象徵、头面人物一呼百应的场所,又是低层艺人赖以生存的家。在封建社会,粤剧艺人的地位很低,戏子被定为“优、昌、皂、卒。。。。。。下九流”,戏子一般都没有文化,他们演戏除了师父教的基本功,谈不上什么艺术,内容也千篇一律,正统的有《江湖十八本》,下流的也有《十八摸》等低级趣味的东西。因为演来演去都是那些戏,戏迷们对剧目、剧情早已一清二楚,戏剧的人物形象也大多雷同,无非是:书生必落难,小姐必多情,公子必花花,和尚多?乱,主上多昏庸,后母多阴毒等等。在“戏棚”时代,没有欣赏艺术的氛围,戏棚内外一片喧哗,又没有麦克风,演大戏无疑是凑热闹。一些被称为“戏骨”的戏迷,看戏时专给戏子出难题,若有出台走错了路,或不推门便入屋,或进门不跨门槛等等,台下便立时起哄,大喝倒彩,甚者还将破鞋垃圾往台上扔,直到班主出场认错、重演才肯收科。随着商业发展,社会文明,粤剧也进入了商品时代。凑热闹的大戏满足不了群众的需要,于是在《江湖十八本》的基础上产生了一些新剧目,大量的历史剧由北方移来,如北方的《赵氏孤儿》在广东叫《搜孤救孤》。传统的戏子低贱意识在资本主义冲击下有所减弱,社会上开始有了“明星”的概念,从而引至一些有学识、有文化的青年投入戏班。由于金钱推动,一些有闲文人也替艺人写剧本,作小曲,从而提高了粤剧的文化品位。(未完)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