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汉武帝梦会卫夫人宣传海传

        (接上页)其后,受到西方文化影响,电影、歌舞在中国出现了,曾经是广府人主要娱乐的粤剧,也被外来文化挤占市场。为了维护粤剧的地位,艺人艰苦努力,改革求变,从粤剧中分离出粤曲和广东音乐两个门类。粤剧可以分出粤曲和广东音乐,是粤剧的独有特点,未闻京剧也有京曲和北京音乐,也未闻豫剧有豫曲和河南音乐。自从粤剧、粤曲和广东音乐各自成为一种表演艺术之后,广东的粤剧体系就有了辉煌的发展。后来,舞台引入了音响设备,演员们才调低了原先高吭的“假音”,开始注重“声线”和唱腔艺术,唱曲咬字,字正腔圆,“戏棚官话”的含糊唱法已不合时了。粤曲独树一帜,率先用“白话”唱曲,到了一九二三年粤剧全行都改用“白话”,但“大花面”仍用 “戏棚官话”唱“大王不好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特别是陈济棠治粤八年,是粤剧、粤曲和广东音乐的黄金时代。随后,有了留声机和收音机,把粤剧、粤曲传播到城里的千家万户。在大戏班占据城市舞台的同时,中、小戏班便到外埠或乡间发展。那时陆路交通不便,戏班在传统“红船”的基础上增加了各式各样的戏船,珠江水系,不管东西南北,凡可通船的都有戏班前往,东至龙川老龙,北至韶关,西至广西的南宁和百色,都有粤剧的市场。(末完)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