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七彩六国大封相宣传戏单

        (接上页)幸好,曾受粤剧、粤曲薰陶过的一代人,在失去粤剧氛围的社会上,仍然有人执拗地抓回业已飘离的一点一滴,希望集露成溪。但是,粤剧复兴的不利因素太多了,要重拾粤剧的辉煌实在十分困难。有人拿京剧的复兴来激励粤剧,殊不知京剧与粤剧有不同的种子和不同的土壤。京剧自始至今,都是京城权贵的玩物,上至皇帝下至群臣都是“发烧友”(皇帝喜欢,谁敢不喜欢),京剧成了京城的一种政治文化。权贵用过,民间便当雨露,这就是京剧之所以从上到下都流行的原因。近几年,我每年都有机会到北京,目睹上层社会的活动,总有京班唱戏助兴,吆喝声、叫好声仿若当年王府。这就是土壤。时下京剧已成为无可争辩的国剧,成为中国文化的瑰宝,即使有种种不利的发展因素,国家都会保护它。广东不同,广东的主流社会不保护粤剧,成为粤剧载体的广州方言,在广东幅盖只占三份之一左右,大量的广东人民不爱好粤剧。我曾多次听过某些非“白话”粤籍领导说“把白话称为粤语不正确,把白话戏称为粤剧不公平”,意思是这个“白话”,怎可代表广东。(未完)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