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信 银号 印章

        私信 银号 印章 : 侨批——风格独特的群体书信>>侨批书信,除了书写时间漫长,信用性强之外,其简明格式而又深挚的乡情、丰富多彩的方言运用,形成海内外罕见的风格独特的群体书信。试述如下:一、简明而又深挚的乡情 1.简明的格式:由于侨批是汇款所附信件,篇幅有限,字数需精炼简约;同时因到海外谋生者大多是无文化劳苦大众,需请人代书批信,于是在海内外便有了职业代写批信或回头批的写信人。写信根据许许多多写批信的人的要求规律,自然而然地形成了简明的格式,而称呼问安,寄钱多少与分配办法,介绍自身在海外境况免使家人挂念之类的话,最后祝词与落款。有些批局为了方便寄批人,在批信印好基本文字,如《潮汕侨批萃编》第一辑下称《萃编》寄自泰国第16封,许公兴批局就印上一段文字:“兹附许公兴带去光洋元,至时检收,候有厚封入手自当多寄,不用挂念。叨蒙神天庇佑,家中老少定获平安,顺便回音来知。”信之开头留空白填上收信人称呼,信后空白可写寄批人简要交代事项,方便寄批人。又如《萃编》寄向新加坡第341封,中南汇总信局侨批用笺印上:“者,睽违两地,时深渴念,想近况佳吉定符远颂。兹逢批期之使,寄上币元,到希查收。”与上面大同小异,皆是表达两个最基本的内容:寄批人在外安好尽管是有些事情也要写好,免使在家的眷属挂念;祈求希望家里平安,使身在异乡的人能顺心谋生,这是寄批人心情最浓缩的概括,简明扼要几句话,可说是侨批书信共同的基本点。

         2.游子的深情:潮汕乡亲大多是单枪匹马到国外谋生,其目的“赚有钱银加减寄”,以改善故里亲属的生活境况。因此对于家乡情况十分关切,在侨批书信中表达其对家乡亲人浓郁的感情。在大量的侨批书信中表达寄批人对家乡政治的关切,如抗战时期在信中询问日本鬼子是否侵略到自己乡里?乡里受侵略者残踏情况如何?家人岂平安?生意与生产受影响多大之类的话。这些对时局的关注充满着焦虑挂念之情。而一旦有自然灾害之时又问及对生产、生活影响如何?点点滴滴皆关情。明白时势之后,寄批人自然而然采取对策,竭力赚钱,弥补缺陷,诸如寄钱买稻谷以度荒,寄药物以治病等等。直到建国以后,有些事业有成的侨胞又关心家乡现状,投资建校建医院修桥筑路,热切盼望家园面貌改变,体现赤子对桑梓拳拳关切之心。在侨批书信中,除寄与直系眷属之外,四亲六戚长幼皆有。信里除交代抹几多钱给列名者之外,还具体说明是婚丧喜庆、医疗以至读书之用,或是日常烟茶之资等等,特别是有些信件还针对回头批书信提出亲戚邻里不和现象,循循相诱于以疏导劝释。这种对家庭宗亲邻里殷殷关切之情,也是我潮汕侨批书信一大特色。在不少侨批书信中,谈及旅外亲友的艰苦奋斗、发达兴旺的情况。因为潮汕侨胞出外谋生,大多是靠亲友引路、提携,同舟共济,即为国内外学者所指出的在海内外所形成的潮州帮。潮州帮中人的兴衰荣辱皆与旅外乡亲命运息息相关。而对旅外宗亲乡人的际遇写于侨批书信里,既可让亲眷了解情况,我们也从中可见潮汕旅外这一特殊群体的血肉深情。

         二、丰富多姿的语言:侨批书信的语音从写批执笔人来看,有的是职业写信人,有的则是自己有文化自写或帮亲友代书。从语体来说基本可分为文言文、白话文。同时又夹杂潮州方言文。随着时代推进,又有体现各时期的语言特点。丰富多彩语言表现了深挚乡情。文言文书信。这是继承地方传统文化,保持一定表达形式。称谓之后的尊前、膝下、妆次、知悉、如晤、清览等等及提头之敬禀者、启者,结尾之敬请、即颂福安、大安、如意,行文中之买棹归唐山之类语汇古色古香。也有引用“每逢佳节倍思亲”古诗,或以诗写成信:“裁笺握管愁难开,雁阵鸳翼各东西。谁怜海外飘零落,未卜何时解愁眉”《萃编》寄自泰国113号,抒发谋生不易思乡情深。信中行文用省略倒装古汉语句式表达、纸短话长效果。白话文的书信。此类书信大多不受批局信笺大小的限制,可用信笺纸成封。而写信人则是在潮汕读书有文化或外自修有书写能力,因而在信中可自由发挥,言必尽意。如《萃编》中“寄自新加坡”篇中的林木泉等潮阳北门外茶亭林加荣的信件基本上是采用白话文书写的,当然明白如话。其实有不少侨批书信是难以严格区分文体,大量的是文言文兼白话文的。如《萃编》中的《寄自新加坡》240号的“陈应传寄汕头澄海山边乡陈遗恩”的信中,除头尾照格式之外,大量用白话文表达,谈及真妹、瑜妹读书之择校、学习态度、方法,洋洋大观,淋漓尽致表达其意愿。

        侨批书信语言中充满着时代的色彩。抗日战争时痛骂日本侵略者,或直骂其为“鬼仔”。及后在一些国家排华之时,不准侨胞汇钱回唐山,只能在侨批中以实物代钱,有的批局甚至如《萃编》中的泰国坤敬丽商公司信局所用的协成丰银信局干脆在信封上印着:“注意:往返批信请勿涉及军事政治致干禁令。”而在我国“文革”期间如“寄自越南”篇中的452号汕头捷成侨汇庄在信封上印上“最高指示”,有的还在侨批信封上印上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充满时代色彩。尽管时局所限制,在侨批书信中仍可看到我们侨胞对祖国、对故乡、对眷属以其谨慎巧妙语言表现骨肉深情。侨批书信中运用着大量的潮州方言,这为其他书信所罕见。自己执笔写信的,请人代写信时叙述的皆关切家乡一草一物,亲朋乡里故事。如有关生产的“园货”田园作物、反映经济的“市情”取利“讨赚”“汇水汇率”“行情干杰竭”“腰金”;反映生活的“食熟”食物,生活状况;动词有“抹分”即所汇款项分配,有时一次汇款可分亲戚多人可见汇款人亲情;反映节序的“开正”“年边”;反映做人伦理道德的“行孝”“积德”“家道和美”“人得着亲像俺,俺得着亲像人”;还有不少同音字的运用,读起来乡情浓郁,亲切感人,以方言为载体的侨批,形成了风格独特的群体书信!作者:陈创义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