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酒壶

         保温酒壶 :在人们多彩的社会生活中,许多日用器物之间都有相通之处,或质料相通,或形状相通,或功能相通,或用途相通。以茶壶为例,同为泡茶工具,则有银质、铁质、铜质、锡质、铝质、瓷质、陶质、紫砂质、玉质、木质、竹质、石质等等,不一而足,但其用途都是相同的。温酒器也一样,在古代金银器和瓷器中,有种称为“注子”、“注壶”的,属于专用酒具。据《中国古陶瓷图典》“执壶”条载:唐李匡义《资暇集》“注子偏提”条云:“元和(唐宪宗李纯年号)初,酌酒仍用樽杓。……居无何,稍用注子,其形若罂,而盖、嘴、柄皆具。”这就是说在公元九世纪初以前,人们仍用秦汉甚至三代传下来的樽来盛酒,用铜、木、竹制的杓子舀取樽中之酒斟而饮之。但过了不久,就开始用一种称作注子的酒具盛酒和斟酒。这种注子主体,极像汉魏六朝以至隋唐一种叫作罂的大腹小口的盘口瓶,只是在罂身一侧加了管状的流(壶嘴),另一侧加上弯曲的柄(壶把、提手),壶口则加盖。五代至宋,可能人们发现饮冷酒易伤身,于是制作一个深而大的碗将注子置于其中,在碗中注入热水,以便给注子内所盛的酒加热并保温,这样,一种配套的温酒专用器具便创造出来了。

         在古瓷器物名录中,往往把注子和执壶混为一谈,笔者以为这种混同是不确切的。执壶又称偏提,是一种有多种用途的盛具,既可盛酒,又可盛水;既可当盥洗用具,又可当酒壶茶壶。唐代耀州窑、巩县窑生产一种鹰口壶,是受西亚风格强烈影响的产品而元、明的执壶有的是花浇器型加流的变种,有的则干脆在玉壶春瓶上加流加盖加柄而成。注子同其配套的注碗,在使用功能上已成专用温酒具,用它来做花浇或茶壶显然不太合适,因此笔者同意有的古瓷研究专家的意见,在提及注子、注碗时,将其别称为“温壶”、“温碗”更加贴切。晚清造型颇为丰富,品种也越发多种多样,如倒流壶、温酒壶等。纵观中国酒具的历史演变轨迹,不难看出,酒具是凝固的历史,是人类在获取和享受物质文明的基础上焕发出来的精神文明的璀灿光华,具体而形象地折射出人们对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