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彩色人物照片

        清代彩色人物照片: 整个18世纪,人们对包括硝酸银在内的许多化学物质做了许多试验,到19世纪的前夕,第一次发现能够用光来直接在某些物质上“画”出景物的影像。英国陶工儿子托马斯·韦奇伍德将不透明的树叶放在涂有硝酸银的皮革上,然后放在太阳下曝晒来制作阳光照片。发现皮革上未被覆盖部分在变黑,树叶遮盖部分没有变化,取下树叶便在皮革上留下树叶的白色影子,第一次看到了阳光作画的收获。在阿拉伯出产的一种白色沥青,可在油性溶剂溶中溶化成一种漆状物料,在日尤的曝晒下会逐渐硬化。
 
        1827年,法国人N·尼埃普斯把这种溶化了的白沥青涂在金属板上放在暗箱中,对着阳光下明亮的物体曝光数个小时,曝光的沥青硬化定型,未曝光的沥青不硬化。暗箱中取出金属板侵入熏衣草油溶剂中,太阳光未照到的沥青被油性溶剂溶化而洗去,留下太阳照过因而硬化了的沥青,在黑色金属板的衬托下显示出沥青形成的白色影物正影像.尼埃普斯不具有使用铅笔或铁笔进行创作的技能,在试验中,他根本也没有用手作任何描绘,而只是简单地利用光线硬化物质的功能就成功地得到沥青构成的景物影像。这个方法他称之为阳光摄影法(heliography)。他用这个方法,将暗箱放在他故乡法国小城夏隆·索思房间的窗户外面对着院子经8小时曝光得到了世界上第一张由光线直接在铺放的材料上描绘成的影像,也就是世界上第一张由摄影得到的照片。
       
        一、早期黑白照片的修整术---对黑白照片的修整包括对底版也就是负片进行修整和对照片即对正片进行修整两种形式,具体来说是做加厚、剪薄、调色处理等暗室工艺。下面分别简单地叙述。底版的修整: 底版因为涂药有砂孔而出现白点时,可用细尖毛笔点墨修盖白点;如果有显影银颗粒沉淀出现黑点时,则用尖刀刮去黑点;如若局部通过浅或者整个底片反差过大时,则可以用淡红透明油色涂抹降低反差。当底版过薄或过厚时,则可以用药液加厚或减薄。 照片的修整: 印放成黑白照片后,仍然可以用淡墨点修或刀刮来修整照片上的白黑点;对于过淡或过黑的照片也可以进行加厚或减薄的处理;对于调成棕、蓝、绿或其他的单色照片,则用相同的透明油色来点修;如果想要把黑白照片手工着色成“彩色照片”时,也需先将其调为浅棕色后,再手工涂透明色彩。
 
        放大照片: 如果底片反差较大,在放大照片时,则需要使用低号(1号、2号)放大纸;底片过厚、过薄或反差小时,则应该采用高号(4号、5号、6号、7号)放大纸。底版局部过淡,可用细钢丝夹棉花团晃动遮挡,以减少正片的曝光量。如果负片局部浓或想要放出虚光照片,则可以用模仿用仿形孔晃动遮挡。当拍摄高大建筑物时,底片可能呈现梯形,为矫正形变,可以垫高梯形底片的长边,放大像纸压板也垫高梯形的长边,就可以在正片放大时,使建筑物的变形得到矫正。
       
        二、彩色照片的修整术: 彩色照片较黑白照片多一个色彩还原问题,色还原于拍照时光源、镜头透谱特性和彩色胶片三者的配合密切相关。而且彩色底片是补色,一般由底片很难看出色彩是否能正常还原,因此在印放时,即使有经验的印放人员也要经过许多次试验,适当选配三种补色片(其中黄、品红、青各20级,每级相差0.05),才能改善。平时扩印的彩色照片,由于彩显药液的新旧、药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绝大多数照片均未达到自然色还原,只是人们没有看出来而已。
       
        三、数字照片的修整术: 数字照片可由数字相机拍摄得到,也可以由扫描仪对原文扫描得到。其最后输出照片方式,如果用彩色打印机打出,则为纯物理照片;如果用彩色像纸扩印,也仅有扩印工艺用得是化学方法,其他过程是物理的,即光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