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华侨出洋修铁路用过之工具

        早期华侨出洋修铁路用过之工具 :19世纪60年代以前,美国东部同西部没有直通的铁路连接,彼此往来,走陆路要多次换车,走水路要绕道巴拿马海峡,既费时又费事,且很不安全。1862年,美国国会通过决议,由国家拨款修筑横贯美国大陆中、西部的联合太平洋——中央太平洋铁路。该路全长2489英里,由东西两部分组成,东部为联合太平洋铁路,由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到奥格登,长689英里,这里地势平坦,建筑较容易,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主要雇用爱尔兰人修筑。西部为中央太平洋铁路,由奥格登到加州的萨克拉门托,长1800英里,这里地形复杂,要跨越海拔二三千米的崇山峻岭,冬天气温低达零下三四十度,常有暴风雪;还要穿过沙漠沼泽,而盛夏的气温常在40~C以上;加上西部人烟稀少,劳力缺乏,困难更大。中央太平洋铁路于1863年1月在萨克拉门托破土修建。开始时,公司雇用白种工人,他们劳动纪律差,常消极怠工,工程进度缓慢。到1865年1月,两年时间过去了,铺路轨不到50英里,在这种情况下,公司的董事们决定“试用”华工。1865年2月,第一批华工58人来到工地,不久又来了50人。结果大出他们所料,这些来自中国南部的身材矮小的华工,吃苦耐劳,遵守纪律,成绩非常突出。公司于是决定大量招募华工。当时居住在美国波特兰的台山人李天沛接受了这个任务,专以代铁路公司招募华工为业。他不仅从加州的矿山上招募,而且到香港,回台山、开平等地招募。此后,以四邑籍华工为主的华工便成为修筑西段铁路的主力,最多时,筑路华工达1.2万多人,四邑人占工人总数的大部分。在这支劳工队伍中,就有后来闻名海内外的“筑路大王”、台山华侨陈宜禧。筑路华工的收入很低微,月资30美元,伙食自理;白人35美元,由公司包伙食。华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星期工作6天。膳食纯粹是中国餐,食用咸菜、咸鱼、咸虾酱、菜干、腊肉(肠)等。雇用华工后,筑路进度大大加快。

        1866年春,路轨铺到内华达一塞拉山的合恩角,这是进入高山区以后的第一站。合恩角是一块壁状大岩石,美利坚河水在下面咆哮而过。华工们必须用炸药从岩壁上开出一条可以铺设双轨宽的路基。他们坐在悬空的吊篮里凿石打眼,填装炸药。有的华工因绳索被岩石磨断而掉下万丈深渊;有的华工在点燃了炸药后,因迟疑或耽误,就被炸得粉身碎骨。塞拉山脉地段只有100多英里,而华工的死亡率竟高达10%以上。战胜合恩角后,华工们来到了海拔7000英尺的塞拉山唐纳峰。这是整个高山区工程最艰巨的一段,坚硬的花岗岩成为五邑籍华工们的拦路虎。3000名华工冒着50~C的高温,10天时间才开出1英里路面。为了加快工程进度,华工们甘冒生命危险,使用诺贝尔发明不久、安全系数还不高的硝酸甘油炸药,在中央凿一竖井打开隧道,每天24小时轮班向两边挖掘,用13个月时间才打通1600-~尺的隧道。1866年和1867年冬天,连续两年遇上罕见的大风雪。有的地方积雪厚达15英尺,华工营地的帐篷都被大雪覆盖。很多五邑籍华工被活活冻死埋在帐篷里。几个月后发现他们的尸体时,有的还握着铁铲和洋镐。征服崇山峻岭后,1868年夏天,华工筑路大军前进到了内华达州的沙漠地带,这里气候干燥、炎热,气温常高达40~(2以上。华工们历尽艰辛,日夜苦干,终于在1869年1月,把路轨铺到了盐湖平原。4月28日,东西两线接轨前,华工接受白人的挑战。在不到12小时内铺轨10英里又56英尺,白人工人一天才铺轨6英里。华工创造了当时人力铺轨的世界纪录,被证明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筑路工人。5月10日,东西两支筑路大军在犹他州普罗蒙托里胜利会合。这条被称为“19世纪世界铁路建筑奇迹”的交通大动脉终于建成了。中央太平洋铁路原计划14年建成,实际上只用了7年。由于使用了廉价而又高效的华工,其建筑费用比原计划节省了2/3,公司老板们所赚到的利润多达6300万美元,其中500万美元是靠压低华工工资赚取的。(1]中央太平洋铁路是包括五邑人在内的华工们用血汗和生命换来的,究竟有多少华工为这条铁路付出了生命,谁也无法弄清楚,因为铁路公司对死亡的华工从不登记。1870年6月30日《萨克拉门托报道者》说,有一列火车载运1200名华工的尸骨,送回中国安葬。[2)有一种说法,中央太平洋铁路每一根枕木下面都埋葬着一个华工。华工们的丰功伟绩,是美国历史上辉煌的篇章。

        中央太平洋铁路竣工那天,在萨克拉门托举行了庆祝典礼,场面热闹非凡,不仅达官贵人争先出场,就连地位卑下的?女都来捧场,而筑路的功臣华工们却无一人被邀参加庆典活动。这对号称民主、尊重人权的美国,简直是莫大的讽刺!首先倡议招募华工的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董事E.B.克罗克尔用一句话提醒大家:“我们建造的这条铁路能及时完成,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贫穷而受鄙视的中国的劳动阶级——归功于他们所表现的忠诚和勤劳。”这就是美国移民史中著名的“一句话历史”013J1964年,内华达建州100周年时,州政府决定将10月24日定为“向华人先驱致敬日”,并在斯帕克斯和弗吉尼亚市建碑,表彰华工的卓越功绩,纪功碑用中英文镌刻:“华人先驱,功彰绩伟,开矿筑路,青史名垂。”中央太平洋铁路修通后,一部分四邑籍华工参加了美国南太平洋铁路、北太平洋铁路的建筑。在南太平洋铁路,3000名华工以艰苦卓绝的劳作打通圣费尔南多大隧道,保障了筑路工程的顺利完成,对美国铁路交通网的形成建树了功勋,许多华工为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1976年9月5日,南加州华侨历史学会建立了南太平洋铁路与圣费尔南多大隧道华工纪念碑,碑文铭刻着:“加州铁路,南北贯通,华裔精神,血肉献功。”英文题词为:“值此路百年纪念之际,谨以此碑敬献给曾参加修筑南太平洋铁路与圣费尔南多(华侨俗译圣化南度)大隧道的3000名华工。他们的劳动使加利福尼亚州有了第一条南北大铁道,并改变了加州的历史。”北太平洋铁路修建时,西雅图华商、侨领陈程学(台山六村人)为其招募了大批华工,并承接过建筑工程。另一位台山华侨实业家阮洽曾任大北铁路公司发饷监督。他们为北太平洋铁路的建造作出了贡献。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