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华侨博物馆获捐百余(件)套华侨藏品资料
省藏协向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无偿捐赠文物
粤藏协向南粤先贤馆捐赠藏品仪式在穗举行
协会军品专委会举行2019年第一次活动日
金田股票纸钞
 
 
 
当前所在位置:新闻动态
 
废品堆中抢出“既济”百年老股票 如今价值10万


肖琴学展示《大清邮政各类邮件寄费清单》。


清末既济水电公司的股票。


1927年3月10日,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代表在武汉南洋大楼屋顶花园合影,二排右三为毛泽东。这张照片反映了发生在武汉的重大事件,也入选“十大民间文献珍藏”。


王家河村民的“良民证”。

  武汉人大多知道汉口的水塔,但你见过清末水塔所属的汉口既济水电公司发行的股票吗?昨天,2014年度“武汉十大民间文献珍藏”评选活动在汉口崇仁路武汉收藏品市场揭晓,这张难得一见的纸质股票,以其存世量极少、见证武汉近代城市建设的重要史料而入选,其收藏背后更有不为人知的故事。

 

  废品收购站中抢出清末股票

  高高的烟囱冒着白烟,远处欧式罗马柱支撑着的厂房,近处排排净化池里流淌着清水……很容易让人误以为是一幅精美的铜版雕版画,细看才知,这就是“汉镇既济水电有限公司”发行的股票,左上角还贴有当年的印花税票。

  昨天,市民卫先生笑着讲述收藏这张股票的经历。他说,上世纪八十年代,作为收藏爱好者的他到江汉路旁边的泰宁街旧货市场闲逛,被摆放在地上的上千张精美的纸质股票所吸引。细一打听,原来是某单位搬家,几板车的档案资料全部当作废品卖到了废品回收站,收废品的人觉得这些纸质优良、做工精美的票据处理了可惜,就拿到泰宁街来出售,每张售价10元。卫先生蹲在地上,细细查看了这些股票,发现其年代不一,绝大部分是民国时期的,仅有一二张是清末的,于是,他就花了10元钱,买下了这张清宣统元年(1909年)7月30日发行的股票。

  卫先生查相关资料得知,既济水电公司1906年7月成立,是清末湖北民族资本家创办的最大城市公用事业,其老板宋炜臣是武汉民族工业的开创者之一,宗关水厂为武汉首个水厂。这张股票是5股票,按当时买一股十块龙洋来算,这5股就得花费50块龙洋,这在当时是笔不小的支出。

  武汉收藏家协会文献专委会主任、中国古籍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肖琴学评价:现代人买的股票大都没有实物,百年前这张清末的纸质股票就显得尤为珍贵,由于图案精美、雕刻细腻,并将印钞防伪技术运用在金融票据上,加上存世量极少,因此,这张股票的史料价值和收藏价值都十分可观,估计市场拍卖价在10万元左右。

  80年前武汉就有航拍地图

  提起“文献资料”,普通市民大多首先想到的是图书馆和档案馆那些沉重而深奥的书籍,殊不知,很多纪录日常生活的纸制品和印刷出版物,也可成为文献资料。

  肖琴学介绍,目前武汉文献收藏爱好者约有5万人,以崇仁路武汉收藏品市场为活动中心,每年都开展相关的收藏和交流活动。此次评选“武汉十大民间文献珍藏”系首次,由湖北嘉德古玩艺术品鉴定中心、武汉收藏家协会文献专委会、武汉收藏品市场共同举办,有上千市民报名参加。经过专家反复评审,从300件藏品中入围30件,最终评出2014年度“武汉十大民间文献珍藏”,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市场罕见、专家公认,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经济价值,填补了武汉文献资料相关方面的空白。

  在这10件文献藏品中,有4件展现了武汉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例如,市民周先生收藏的《武汉三镇直接镶嵌照片图》,是一幅长50厘米、宽45厘米的航拍照片,上面可清晰地看到武汉三镇的地形地貌和建筑分布,重要的军事目标用红笔做了标记,还可以清楚地看到1931年建成的汉口王家墩机场。专家推断,拍摄时间在1931-1938年之间。

  专家们认为:民国航拍,因成本较高,使用较少,如此清晰地航拍武汉三镇的照片,更是罕见。虽未知拍摄相关背景,但可以推测的是:武汉当年在全国的重要性,使得拍摄者宁可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也要使用航拍这一国际先进技术。

  现代人出去旅游,发张明信片留作纪念是件很平常的事。让人感到惊奇的是,百多年前的清末,即光绪三十年(1904年),在武汉就可以通过邮局向全世界发送明信片。市民李先生收藏的《大清邮政各类邮件寄费清单》清楚地印着,寄往内地和香港澳门的明信片,邮资是1分;寄到日本的,是1分半;寄到其他国家的,均是4分(当年1块银元等于100分)。

  日军“良民证”佐证王家河惨案

  此次评出的“武汉十大民间文献珍藏”中,反映抗战题材的有4件。

  其中有两枚珍贵的新四军五师徽章,一枚圆形,一枚十角形,铜质的徽章表面已泛黑,但上面清晰可辨“新四军五师”和“奖”、“荣誉章”字样,以及五角星的底衬。

  收藏者彭先生说,新四军五师是鄂豫边区抗日战争的指挥机关,这两枚徽章分别为荣誉章和奖章,是五师坚持抗战的重要实物。

  黄陂王家河惨案,400余中国人遇害,这是日本军国主义在1939年9月在武汉犯下的重罪,两张“良民证”是这一惨案的又一佐证。昨天,肖琴学告诉记者,这两张“良民证”都是占领黄陂的日本部队发的,持有人均为王家河村民、62岁的张方氏。一个是王家河惨案的元凶“门协部队”,在当年9月29日发的,由于惨案发生后民愤极大,日军将“门协部队”换防,调“金原部队”驻守王家河,另一个就是“金原部队”在同年12月22日发的。

  肖琴学说,七八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王家河见到了这两张“良民证”,就高价买了下来。不久,有藏家知道此事后,追到汉口找到他,以高于之前两倍的价格欲回购,被他婉拒。他说,这件藏品出再高的价也不会卖,要留着让更多的武汉市民免费参观,永远记住日本军国主义所犯下的罪行。

  肖琴学还有一件藏品入选,那就是美国出版的1945年全年《时代周刊》。他有一个愿望,希望在武汉大学生中,征集一批英语较好的志愿者,明年抗战70周年之际,将《时代周刊》中有关中国抗战的珍贵资料翻译成中文,作为相关展览的一部分。

  文/记者戴红兵 图/记者金思柳

 
如果您对本信息有什么意见,请在下面发表,我们会尽快跟进您的意见。
您的姓名: *请输入您的姓名
电子邮箱: *请输入您的常用邮箱
联系电话: *请输入您的区号+固定电话或您的手机,以方便我们与您联系
留言内容: *请输入您的评论或问题,我们会尽快回复您
 
 

欢迎加入微信交流
 
地址:广州市中山四路199号
华侨华人历史文献档案馆 版权所有
CHN :(86)13660428055  Email :297780561@qq.com
您是第 9864142 位访客  最高日 10476 位访客  粤ICP备081078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