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华侨博物馆获捐百余(件)套华侨藏品资料
省藏协向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无偿捐赠文物
粤藏协向南粤先贤馆捐赠藏品仪式在穗举行
协会军品专委会举行2019年第一次活动日
文献学堂
 
 
 
<< 当前所在位置:第二章 华侨报社 >>
 
 

        华侨日报创办人岑维休先生亲笔签发的股息单:  岑维休,字颖元,号熙堂,1897年出生于恩平县圣堂区大江中安草葫村(今为江洲镇中要管理区草葫村)。岑维休兄弟四人,长兄维和,二兄维聚,三兄维歌,维休排行第四。岑维休童年时,不幸父母双亡,幸得兄长扶持,供其读书至香港育才书院毕业。 

        岑维休生性聪明,且勤学善思,英文成殒优异,受到老师的赏识。他毕业后,17岁即被推荐到英国人主办的香港<<南华早报>>(英文报)当职员。他在<<南华早报>>工作10年,不仅积汇了办报经验,而且产生了办报的兴趣。 

        1925年,香港华商总会办的<<香港华商总会报>>拟停办。商会曾商请岑维休接办。岑维休与长兄岑维和,同事陈揩磋商,一致同意购下<<香港华商总会报>>的产权,并将该报的工作人员继续留用。1925年6月5日,岑维休主办的<<华侨日报>>创刊。<<华侨日报>>的第一任总编辑,由原<<香港华商总会报>>的总编辑李大声出任。岑维休极其重视罗致新闻人才。他的朋友胡惠民,原在孙科,李超禄在广州办的英文<<太阳曰报>>当记者,对广州的情况相当熟悉。那时,香港报纸十分重观广州地区的新闻,胡惠民,确是一位理想人物。于是,岑维休诚聘胡惠民到<<华侨曰报>>工作。数月后,总编辑李大声请辞,岑维休就委任胡惠民为临时总编。对<<华侨曰报>>的内地新闻版,则由原在广州报界任职的张知埏负责。不久,张知埏被岑维休委任为该报的总编辑。岑维休考虑到香港在国际的地位,须与港英政府多联系,故特聘任香港名人何棣恭的公子何少庵为公司的英文秘书,藉以维持<<华侨曰报>>与<<南华早报>>的蜜切联系。一切英文文件与事务的往来,均托付何少庵秘书。

         岑维休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又知人善任。具体事务,均由总编辑和各部门自行处理。据说,他从1925年主理<<华侨曰报>>以来,数十年以还没有解雇过员工,所以<<华侨日报>>的编辑丶记者以及其他工作人员,不广是共事十多年而至数十年的老搭档。20世纪初,香港的报刊较多。既有香港的丶澳门的,又有广州的丶上海的,竞争较为激烈。如果没有强大的经济后盾,没有突出自己的报纸特色,是难以长久支持下去的。20年代中期,<<华侨曰报>>异军突起,先后在香港丶澳门丶广州等地组成庞大的报业集团。在香港,与<<南中报>>,<<南强曰报>>丶<<中华日报>>,在广州,与<<大中报>>丶<<大华晚报>>,在澳门,与<<华侨报>>等联合经营,成为华南的报业集团,从经济上丶业务上相互协作,相互支持,扬长避短,从而增强了报纸的竞争力。

         澳门<<华侨报>>创于1937年11月,最初是香港<<华侨日报>>的澳门版。当时,<<华侨日报>>社长岑维休派出赵斑娴丶曾渭灵两人到澳门创办<<华侨报>>,资金由岑维休负责,办报方针与香港<<华侨日报>>一样。该报采用新式轮转机印刷,出版比澳门其他报纸提早,加上该报以崭新面目出现,故受澳门读者所欢迎。同时,该报于当日下午运送到中山丶江门丶新会等地,及时传送抗曰战争的消息,深受读者好评。<<华侨报>>发行量迅速增至1万份,打破了澳门的报业发行纪录。岑维休办报的态度十分认真。他的<<华侨日报>>是贯彻商人办报立场,多为香港工商界向政府表达意见,其为港英政府所重视,并建立了良好关系。

         1941年日军侵占香港后,岑维休避居他方。<<华侨日报>>热衷于搞好该报的"经济版"。岑维休知道<<经济导报>>有一班从事经济研究的人才,而<<经济导报>>的督印人李启辉是他的同学,故特请李启辉推介长于办经济版的人才主持<<华侨日报>>经济版<<经济导报>>后来,李启辉推荐了陈文川丶麦扬丶容若思等人<<华侨日报>>工作。虽然陈文川等主持该报的"经济版"后,曾发表了不少有利于解放战争和进步事业的新闻,但是,岑维休对此从没提出过不同意见。这是因为岑维休是个有敏锐眼光的人,他也乐于与李启辉等多些联系,与<<经济导报>>牵有部丝关系,以便多听各方信息,而适应中国形势的变化。<<华侨日报>>尽量报道香港各方面的消息,各个层次的读者都能从这份报纸上看到自己所关心的新闻,所以嬴得了更多的读者。该报针对香港市民多来自广东的特点,故辟有广州和广东省各县的新闻拦,并派出得力人员专驻广州采坊和负责联系各县,及时传递新闻资料;又因香港与上海生意往来密切,且上海商人在港经商的不少,同时重视上海新闻,派有记者到上海采访,以第一时间,把上海新闻发回香港,使该报能迅速报道上海情况。<<华侨日报>>还十分重视交通信息,刊登的水陆交通消息齐全,满足各界人士的需要。由于上述特点,<<华侨日报>>的销售数和广告收入方面,常常处于香港各大报的领先地位。

         1952年,<<华侨日报>>销量日增,为适应发展需要,于是扩充设备,增加员工。原址不数使用,就清拆原址,新建成五层大夏。1964年9月,为增加新闻报道的采编速度,首创采用了英国无线电话对讲机,建立无线电采访车队,使记者的现场采访,直接通过对讲机送回编辑部,编辑又可以通过对讲机直接指导记者的采访工作。这样,<<华侨日报>>的新闻报道更快速及时。同时,不断增添最新科学的印刷设备,改进印刷技术,常给读者以新鲜的感觉。为迅速传播世界新闻,以满足读者的需要,<<华侨日报>>在1986年己设有路透社丶法新法丶国际合众社丶美联社丶中央社丶中国新闻社丶新华社及香港新闻处等电讯自动收报或传真机,还设有摄影部丶制版部,配合高速柯式印刷。至今该报仍是香港现存历史最长的中文报纸。现在,该报发行有台湾版丶英伦航空版丶国际航空版等。在香港,<<华侨日报>>还出版<<华侨晚报>>和每年一册的<<香港年鉴>>。  岑维休从1915年起从事报纸工作,至1985年逝世止,凡70年,其从事报业时间之长,在国内外是罕见的。尽管60年代,他的长子岑才生出任经理,岑维休仍关心该报,每天午夜必返报社上班,处理有关报务。他对于报业感情至深,对培养报业人才也十分重视。他逝世后,据报纸报道,他曾在生前捐了20万英磅给英联邦报业协会,作为培训新人之用。岑维休毕业从事新闻出版事业.功绩显著.1956年元旦,被英女王授预O.B.E勋衔.香港何瑾按察司宣读其勋绩时说:"岑维休先生于1925年创办<<华侨日报>>,该报现己成为香港中文报纸最有声望及最受尊敬者,岑先生为一忠贞之香港居民,积极从事于保持及以种种方式增进香港之令誉"。可见,岑维休在报业的声望与影响是较大的。

         岑维休是香港太平绅士。他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和热心社会慈善事业。1956年,他被推选为四邑(恩平丶台山丶开平丶新会)工商总会理事长。1956--1965年公推为香港保护儿童会会长,1966年被选为名誉会长,以及香港防痨丶心脏及胸病协会副会长。曾八次担任香港报业公会主席。他还担任<<华侨日报>>读者救童助学运动基金委员会主席丶英王御准香港马会助学金委员会副主席丶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校董。1977年元旦英女王授勋,岑维休再获O.B.E勋衔。岑维休于1985年12月19日,病逝于香港法国医院,终年89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欢迎加入微信交流
 
地址:广州市花地湾古玩城三楼3E02
华侨华人历史文献档案馆 版权所有
CHN :(86)13660428055  Email :297780561@qq.com
您是第 10495718 位访客  最高日 10476 位访客  粤ICP备081078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