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华侨博物馆获捐百余(件)套华侨藏品资料
省藏协向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无偿捐赠文物
粤藏协向南粤先贤馆捐赠藏品仪式在穗举行
协会军品专委会举行2019年第一次活动日
文献学堂
 
 
 
<< 当前所在位置:第二章 华侨报社 >>
 
 

        1949年开平曰报 : 1914年创办的《开平日报》,是开平最早的报纸,创办人是邓翼云。社址在开平三埠长沙,一年后停刊。民国18年(1929),开平县县长沈秉强为了宣传政令,恢复《开平日报》,作为政府机关报,并由长沙广智印务局印刷,县教育局长何雪亚兼任社长,冯珏明任总编辑,后由长沙广智印务局股东梁伯南接办。民国23年(1934年),由于县长易人,报社又欠了广智印务局的一笔印刷费,该报由广智印务局股东梁伯南接办。梁伯南是一个小商人,文化水平低,也没有办报经验,接办后就自任总经理,邀请北平中国大学法律系毕业,挂牌当律师的同乡梁尚林当社长,吴俊庭任总编辑。编辑部有邑闻编辑梁梦生、经济编辑黄凌波、副刊编辑冯逸云、何文灼等,外勤记者由梁梦生兼任,地方新闻靠各机关和通讯员供稿,设有邑闻、经济、副刊等栏目,发行量2000份左右。

        从此以后,《开平日报》就从原由国民党开平县政府官员合办的半官方报纸转变为一份商人办的商报。梁伯南办报处处显现商人办报的本色——一切为了赚钱,他认为编辑部人员越少越好,因而有一个时期仅有总编辑黄兼善、编辑冯逸云和校对陈慧光等3人,待遇很低。任人条件不论操守和能力,只要不计较工资就可以,如能在外间为报社找些外块,那就更是“好员工”。由于人手少,设备又简陋,新闻消息来源只有靠香港、广州的报纸,剪刀、浆糊基本上就可以编成一份报纸。地方新闻就靠机关和通讯社供稿,有重大事件发生,才临时派人去采访。报社有共产党员加入当时的编辑人员中,冯逸云是个进步人士,开平县地下党周天行、谭汝鉴就通过这条渠道,出版一个不定期的副刊,并发表一些用“区宣”的笔名的文章,作为地下党的文件对外发表,大约有一年多的时间。

        广州沦陷,省报都已停刊,接着江(门)会(城)也失守,三埠邻接前线。《开平日报》的消息来源就得靠香港报纸。那时日军封锁沿海交通,港报要两三天才可以运到,但战事瞬息万变,当转载的新闻在报上发表时,已经过时了。到了1940年夏秋间,邻县台山出版的报纸已开始在晚间抄录新闻广播,为了竞争,梁伯南就添聘钟克夫(即钟华,地下党员,当时没有暴露身份)任副刊编辑,兼抄收记录新闻广播。副刊《耕耘》,纯文艺性质,发表不少青年读者来稿,有时也转载一些战斗性较强的散文或译文,编者也撰写些有针对性的杂文,副刊有点生气。国民党广东省第一区党务督导专员冯镐认为钟是“老八”(共产党员的代名词),任职不够一年,就被迫辞职。

       《开平日报》长期来销路离不开该县县境,就是在一河之隔的新昌和荻海两埠销路也不多,每天出版仅五六百份,唯一的经济来源,是靠产业买卖的告白费,收支还可以相抵。梁伯南办报,知道自己没有政治资本,没法和别人“拗手瓜”,对事对人就不敢直言,只有笑脸迎人,做个好好先生。报纸的社论和地方新闻,从不敢得罪当地的党、军、政要人,还要处处获得当权派的好感,得到他们的支持,因而用“社会新闻”来吸引读者,获得一些销路,如三埠游泳池开幕,对聘来表演助庆的“美人虾”,既发表篇新闻,又写访问专稿,把肉麻当有趣,对于百里之外的炮火连天,充耳不闻,又如三埠军警督察处把捉来的私娼剃头示众的消息,连篇累牍大肆渲染,对于因生活无着才出卖肉体的难民没有半点怜悯心。就这样,梁伯南当上了县参议员、长沙乡副乡长。半年以后,《开平日报》销路未有显著的增加。不久,梁白南的乡亲梁寿康提出革新建议,接任总经理。编辑部人事也作了调整:总编辑钟道生,编辑主任伦海滨,采访主任冯逸云,编辑廖嘉祥、黄凌波,外勤记者陈慧光等。这是抗战期间《开平日报》人力最充实的一个时期。这时,旧铅字更换了新铅字,版面革新了,内容充实了,员工们的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了,虽然人手还少,但还是勉强支持下去。

        1944年,太平洋战事不断获得胜利,日军节节败退;在国内战场,日寇企图打通湘桂路,使南太平洋的残兵败将能沿着陆路撤退。夏初,江会敌人蠢蠢欲动。从情况看来,这次不会像过去两次那样的掠夺性质,会作长期的占领,巩固计划中的撤退路线。开平、台山,三埠等商民纷纷疏散到各乡村去。《开平日报》把大部分印刷器材,迁移到离三埠四五十里、离亦坎30多里,离苍城10多里、和恩平县接壤的山乡——马岗乡(现马冈镇)。这里不是交通要道,可以说是僻处一隅,也可以说是前线的后方,比较安全。6月23日晚,敌人已从新会越过新(会)开(平)边境的单水口地方,向三埠外围猛扑。这时,台山县城和三埠的报纸多已停刊。编辑部在深夜写了社论《告别读者》,翌日清晨,就在滂沱大雨中步行撤离三埠,最后一批印刷器材同时用船运走,这时机枪声已隐约可闻。6月25日,三埠沦陷敌手。当天,该报全体员工到达马岗乡,借用小学校校舍作编辑部,恢复无线电台,抄收国内外新闻电讯。为及时向读者报道战时新闻,第三天起暂时出版油印报,一周后恢复铅印出版。深受读者的欢迎。马岗乡虽然比较僻偏,但也不是绝对安全地带。4个月后,日寇又发动西侵,经苍城、新兴,沿西江直指肇庆、梧州,柳州、桂林,马岗一度失陷。敌人撤退后该报又恢复出版。

        三埠沦陷后的第2个月,《开平日报》在第二版刊出台山县读者李运宁投寄来的通讯稿《救台(山)甦开(平),急不容缓》一文。文章报道三埠沦陷后台山县团队欺压群众的种种罪行,以及开平县人民——特别是华侨家属颠沛流离的惨状,这不过是为人民说几句公道话而已。该稿发表前曾经“国民党军事委员会三埠新闻检查所”审查通过,可是广阳指挥部指挥官李江却借口“歪曲事实,挑拨军民关系”,勒令该报停刊10天,并无理逼令交出撰稿人。当时有枪就可以横行霸道,胡作非为,凌驾一切法律之上。报社不得不忍痛停刊10天,对于“交出作者”的要求则坚决加以拒绝。在《开平日报》停刊期间,各地消息隔阂,谣言四起,广大群众深表不满。国民党党政头头,如广东省第一区行政专员公署专员黄秉勋,广东省立长沙师范学校校长方惠民等也函请报社以大局为重,战时新闻报道不能一日或缺,应予迅速复刊。该报接受读者意见进行复刊,李江对这件事也不了了之。报社在被迫停刊期间,曾向重庆军委会和韶关广东省府控告李江摧残战时新闻事业的违法行为,结果石沉海底。该报一直办到1949年底才停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欢迎加入微信交流
 
地址:广州市花地湾古玩城三楼3E02
华侨华人历史文献档案馆 版权所有
CHN :(86)13660428055  Email :297780561@qq.com
您是第 10462134 位访客  最高日 10476 位访客  粤ICP备081078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