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地炮楼 位于开平市内。开平地势低洼,河流密布,而过去水利失修,每遇台风暴雨,常有洪涝之忧。加上其所辖之境,原为新会、台山、开平、恩平、鹤山五县边远交界之地,向来有“四不管”之称,社会秩序较为混乱。因此,清初即有乡民建筑碉楼,作为防涝防匪之用。碉楼:一种碉堡与高楼的结合体! 碉堡用作观察 防卫;高楼用来休息 避涝! 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统治更为颓败,五邑人民迫于生计,开始大批出洋谋生,经过一辈乃至数辈人的艰苦拼搏渐渐有些产业。到了民国,战乱更为频仍,国难民苦,生处于沿海地区的五邑人也不例外,人民身受重重的压迫和剥削,生活困苦不堪。其中有一部分人被迫挺而走险,落草为寇,变成盗匪<大天二>.从那时候起五邑乡间就流传了[一个脚印,三个贼的方言]. 那些<大天二>就地纠合,分划势力范围,或打家劫舍,掳人勒索,据险设寨,长期盘居,并以此为基地。而开平因山水交融,水陆交通方便,同时侨眷、归侨生活比较优裕,故土匪集中在开平一带四出抢掠为害,匪患尤为猖獗作案。当时县内较大的土匪有张韶、朱炳、胡南、候晚、谭钦、吴金发、张沾、黄保诸帮,他们四处劫掠,制造了无数惨案。
据粗略统计,1912年至1930年间,开平较大的匪劫事件约有71宗,杀人百余,掳耕牛210余头,掠夺其它财物无数,曾3次攻陷当时的开平县城,连县长朱建章也被掳去。稍有风吹草动,人们就收拾金银细软,四处躲避,往往一夕数惊,彻夜无眠。华侨回乡,常常不敢在家里住宿,而到墟镇或亲戚家去,且经常变换住宿地点,否则即有家破人亡之虞。此事轰动全县,开平侨乡人民在兵祸匪患交相煎迫,呼告无门的情况下,只有自筹保家卫乡之方.起初民间采取的防匪方式主要是办乡团,集资建筑碉楼以资自卫。海外华侨闻讯也十分惊喜,觉得碉楼在防范匪患中起了作用,因此,在外节衣缩食,集资汇回家乡建碉楼。碉楼是以家族或村为单位,分为三种{1:众楼-属于集体的碉楼, 2:居楼-私人出钱自筑 3:更楼-用来放哨辽望},通过祖尝拨款及华侨,侨眷集资建筑起来的,在匪风炽盛的日子里,每天入夜, 五邑的村民便相率躲进碉楼住宿,以求得一夕的安寝.后来,一些华侨为了家眷安全,财产不受损失,在回乡建新屋时,纷纷建成各式各样碉楼式的楼。这样,碉楼林立逐成为侨乡开平的一大特色,最多时达3000多座,现存1833座。(广东第一个世界遗产-开平雕楼在2007年6月申遗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