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公益福宁医院发出的捐善款收条: 民国以后,华侨的这种优良传统得到进一步发扬,广东许多大型的文化卫生事业,常常得到海外华侨的倾囊资助。1913年美国华侨捐款资助本省老人盲目堂和广东图书馆的开办;1924年旧金山中华会馆赞助并通告各埠资助广州芳村惠爱医院的扩建工程;还有广州市中山图书馆、广州东山两广浸会医院等,也得到海外华侨的捐款赞助。华侨捐资兴办的公益事业,大量的是直接为乡亲服务的项目,如为改善侨乡交通条件而铺设道路、修建桥梁,为解决乡亲们饮水困难而出资打井等。在广东侨乡,海外华侨出资建设的道路、桥梁处处可见。恩平县由新加坡华侨出巨资铺设的第一条公路(全长100多公里)、黎塘公路、圣君公路以及潮汕地区许多石灰路,均为华侨出资所修。中山县建国前民办的岐关车路(即今广珠公路中山路段)、东镇车路、岐隆车路、溪叠车路,均是侨胞倡建,通车于30年代。台山跨过锦江的铁桥,则为华侨投资修建的一座较大型的桥梁。在侨乡的田间地头和道路两旁,常常可以看到防晒遮雨的亭子,也多是华侨捐资修建的。中山县凤栖岭下由华侨捐助万余元建造经营的东道茶亭,既可供行人憩息,还预留余款为施茶费。
20世纪上半叶,广东四邑一带土匪横行,华侨便汇款回家乡修建防匪的碉楼,以保障乡里的安全。台山、开平一带,几乎村村都有这种碉楼,仅开平一县就有碉楼2000多座。旧中国医药设施十分落后,华侨热心在家乡兴办了许多医疗机构,如中山石岐的中山侨立医院、爱惠医院、崇德医院,开平县的协和社(卫生站),台山县斗山附近的太和医院,台山公益福宁医院,潮州市福音医院,潮安红十字医院,澄海便生医院等。为了帮助家乡发展文化事业,华侨还在家乡捐资兴办许多文化设施。开平县赤坎的关族图书馆、司徒氏图书馆和新会县的景堂图书馆等,都是颇具规模的乡镇文化机构。1929年动工兴建的恩平公立图书馆,是加拿大、印尼、智利、墨西哥等地的华侨捐资兴建的,仅加拿大的同福堂就捐了8000银圆。汕头市中山公园的兴建也得到华侨、侨眷的大力资助。恩平县第一座公园黎塘公园,亦由美国、古巴等国华侨资助兴建。
华侨捐资兴办公益慈善事业,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筹赈救灾。建国前广东经济落后,灾害频繁,一遇天旱或水涝,人民即挣扎在死亡线上。每逢此时,海外华侨立即伸出援助之手,解囊相助。1914年西江水灾,旧金山中华会馆立即汇款港币5000元急赈,并且另行募捐相助。1924年广东三江(西江、北江、东江)水灾,灾民百万,海外华侨立即组织筹赈会筹款救灾,旧金山市华侨当即汇款港币1万元办赈。当某一县或地区出现灾情时,该地在海外的华侨更是热心捐款以救乡里。如1920年、1922年台山县水灾,旧金山宁阳会馆即动员邑侨捐款救灾。1924年恩平南路一带土匪横行,人民流离失所,英国、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古巴等国邑侨社团筹措巨资,赈济那一带的难民。1912年新会罗坑区陈冲乡村民械斗,大批民房被焚,旅居香港、越南的华侨陈瑞祺父子以巨资建砖房数百间给乡亲居住,并对数百老弱贫者按月发给钱粮,前后达30多年。1922年潮汕一带发生“八·二”风灾,海外华侨捐款运粮,大力赈济。还有泰国侨领郑智勇捐助巨资修建韩江大堤的事迹,更加广为人们所称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