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华侨博物馆获捐百余(件)套华侨藏品资料
省藏协向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无偿捐赠文物
粤藏协向南粤先贤馆捐赠藏品仪式在穗举行
协会军品专委会举行2019年第一次活动日
文献学堂
 
 
 
<< 当前所在位置:第六章 华侨团体 >>
 
 

        广东华侨

        一,历史
        广东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海上贸易和移民出洋最早、最多的省份。据史学界考证,广东人民移居海外,大体从唐朝末年或宋朝开始。早期移民,主要是因通商贸易关系滞留或逃避战乱渐次定居海外的。唐僖宗乾符六年(公元879年),黄巢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攻克广州,不少人随同阿拉伯商人避居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巨港一带。明代中后期,随著我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广东沿海许多失掉土地和在本地无法生活的农民、城市贫民、小商贩、手工业者,因出洋谋生或逃避战乱而相继移居海外。18世纪后半期到19世纪前半期,澄海县的樟林港(位于韩江出海口的东岸)曾一度成为当时粤东地区的海运贸易中心,也是潮州和嘉应州人早期移民的出口点。潮梅地区人民成批出洋谋生或移居海外即从这个时候开始。在这约100年间,潮州人从樟林港乘“红头船”到暹罗的达百万多人。海南琼崖人民成批出洋谋生,大体也是从明朝末年开始的。珠江三角洲、四邑一带人民到海外谋生,最先也是到南洋群岛。到美洲地区去的,最早记载为1785年(一说1820年)。到大洋洲去的,最早约在19世纪二三十年代。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天灾人祸,民不聊生。广东沿海大批无以为生的贫苦农民和城镇居民,被迫飘洋过海去国外谋生。也有一部分是由于政治原因而流亡国外的。如1864年太平天国失败后,新会县人平南王黄德滋,率部众乘帆船数十艘,飘洋过海,抵达澳大利亚北部的达尔文港,遂在该地从事开矿、农牧业,后发展至数万人。此外,西方殖民主义者为了开发殖民地和本国资源,也从广东沿海各地掳掠拐贩了大批契杓华工出国(通常被称为“卖猪仔”)。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移民出洋的高潮才告结束。据估计,当时散居世界各地的广东籍华侨已达八九百万人。

        二, 华侨、华人人口及其分布    
        目前散居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有3,000万人,其中祖籍广东的有2,000万人左右。他们遍布世界五大洲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大部分聚居在东南亚的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以及越南和柬埔寨;其次是美洲地区的美国、加拿大、巴西和秘鲁。其中,潮州籍人在泰国的最多,约占泰国华侨、华人总数80%;在新加坡占22.4%;在马来西亚占12%;在印度尼西亚占8%。欧洲、大洋洲原来极少潮州籍人士,现在也多起来了。梅县地区客家籍人以在印度尼西亚为最多,约占印度尼西亚华侨、华人总数17%;丰顺的“半山客”,大部分在泰国;惠阳、东莞、宝安和揭西河婆的客家籍人,大部分在马来西亚,以及欧洲的英国和南美洲的巴拿马、牙买加、苏里南等国家和地区。广府籍人(泛指粤语系地区,包括江门、佛山、广州、肇庆等市地)在美洲地区的最多,约占美洲华侨、华人总数90%;在东南亚和大洋洲地区的也不少。其中,在美国的100多万、加拿大45万、巴西10万和秘鲁的4.8万华侨、华人中,大多数是四邑(台山、开平、恩平、新会)和中山籍人。例如:祖籍台山的华侨、华人约80万人中,75%在美洲地区,其中在美国的有42万人,在加拿大的有10万人;在东南亚地区,新加坡的广府籍人约占华侨、华人总数18.8%,马来西亚占17%,菲律宾占15%,印度尼西亚占10%。在大洋洲地区,以在澳大利亚的为多,有十五六万人;聚居在新威尔士州及悉尼的,多为中山、东莞、高要、增城籍人;在维多利亚和墨尔本(新金山)的多为四邑和南海、番禹、顺德籍人。海南琼崖籍人,大部分聚居在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和越南。另外,毗邻广东的港澳地匾,现有香港、澳门同胞近600万人,祖籍广东的占90%以上,其中有许多祖籍广东的侨眷、归华在那里定居。

        三,职业及经济状况
  商业、服务业、手工艺、建筑,以及开矿、农田耕种、渔类等,是广东籍华侨经营的传统经济行业。例如,20世纪三十年代,东南亚各地华侨商业在整个华侨经济中占的比重,分别是:泰国70%,越南56%,印度尼西亚37%,马来西亚25%,绝大多数是 中小商人和店员。在美洲、大洋洲,早期华侨主要是在采矿、筑路、垦荒和农业中充当劳工。美国华侨是加利福尼亚州捕虾业和采鲍业的创始者,是夏威夷蔗糖业的主要劳动力。20世纪初期多经营餐馆、洗衣馆、小杂货铺及为人佣工。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特别是20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台湾、香港、东南亚各地经济加速发展,形成了有利的投资环境,促进了华侨、华人资金与技术的交流,使华人经济逐步成为当地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原来以小商业为中心的经济结构,现已发展成为工、商、农、金融、海运、旅游服务等多产业并举的新的经济结构。例如,印度尼西亚的华侨、华人工业,已扩展到金属、纺织、食品、汽车、木材加工、日用品等领域;泰国的炼铜、炼锰业以及各种锌铁、轧钢制品的铸造,华侨、华人资本已占40%;出现了华侨、华人经营的大型百货公司、超级市场等综合性商场;餐馆业成为华侨、华人一项最广泛的经济行业。据统计,华侨、华人经营的餐馆,仅在美国就有15,000家,英国4,500家。房地产业,战前主要集中在东南亚,现已有所扩展。1985年,加拿大华侨、华人拥有的房地产总值超过40亿加元。金融业发展也较快,泰国16家大银行中,有13家是华侨、华人开办的;五大金融财团中,祖籍广东的华侨、华人占4家。旅游业也在发展中。华侨、华人经营的旅行社、旅馆、饭店、纪念品商场、运输公司等,在美国已有300多家,加拿大多伦多24家,英国18家。在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方面,华侨、华人,特别是新一代华裔,已逐渐掌握了专门知识和技术,不少人担任了教授、工程师、建筑师、会计师、律师、医生等职。如在美国,华侨、华人知识分子达10多万人,其中约有3万人被认为是当今美国第一流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约占美国第一流人才总数的四分之一,其中有许多是祖籍广东的。如第一位华裔宇航员张福林、著名数学家丘成桐,以及美国IBM电子研究所副所长陈天机、美国宇航研究中心专家陈天枢、美国宇宙火箭总工程师邓丰赞等,祖籍都在广东。两次荣获“巴西名人”称号的巴西圣保罗大学医院血管X光部主任吴鲩光,祖籍也是广东。

        四,社团组织
  华侨出国谋生,许多是由同乡同宗串引出去的,往往流向或集结在同一地区。由于历史的原因,早期华侨被视为天朝"莠民”、“弃民”,形同“每外孤儿”,只能靠自身的团结力量图存。随看华侨社会发展,一种以血缘、地缘、业缘关系为基础,以团结互助和举办公益事业为宗旨的华侨社团渐次发展起来,目的在於维护华商利益,并根据向乡同宗最喜爱的家乡艺术娱乐引为活动内容,增进情谊和客死异乡帮先友办理后事。血缘性宗亲社团,主要是某一籍贯或同宗姓氏的组织。如广惠肇李氏书室、台山黄家馆、琼崖林 氏公会等。地缘性帮派会馆,最初是明末清初流亡海外的“反清复明”秘密会党,以“公司”名义出现的帮会组织,如华生公司(客家)、海山公司(广府)、义安公司(潮州)等,渐次发展成为按祖籍县、州、府、省属组成同乡会馆。如中山同乡会、蕉岭同乡会、南顺会馆(南海、顺德)、华侨公会(客·家)、新加坡南洋客属总会(已超出省界,属于语缘关系组织)、马来亚潮州公会联合会、广东会馆等。此外,还有各种文体、教育、慈善团体,如新嘉坡“文华行”、华侨报德善堂、醉花林俱乐部、国乐研究会、校友会等。各地中华会馆、华侨总会(协会、联合会)、侨团总会,则是各地华侨社会的最高组织。在美国;还有“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海峡两岸交流会”等组织,努力开展促进中国统一的各项活动。

        五,对居住国的贡献
  华侨定居国外,凭自己的勤劳智慧,艰苦创业,和当地人民友好相处,为促进住在国的文化、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华侨聚居最早在束南亚各国和地区,他们在当地开荒,采矿,种植经济作物,参加城市。港湾等建设,经营工、商、农、渔各业口把当时中国比较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输入当地。如1617年(清康熙十年),莫玖、莫天赐(雷州府海康县人)父子到越南南方,在开发柴末府河仙镇的过程中,传播中国的先进技术和文化,很快使一个原来海盗出没的渔村,变为“帆樯联络”、“户口稠密”的南圻重镇。莫玖死后,被阮氏王朝追赠为“开镇上柱国大将军武毅公"。1819年(越南阮朝嘉隆十八年),l万多名华侨参加嘉定(今胡志明市)安通河“改故道,开新径”工程。为纪念华侨的功绩,“安通河”改名为“中国河”。1773年清乾隆三十九年),罗芳伯(原名罗芳,梅县石扇人)在印度尼西亚婆罗洲,带领许多华侨开荒种地,采金旷,开展贸易,并举办汉文学堂,传播中华文化,被任为“大唐总长”。对马来亚吉隆坡早期城市建设事业作出过巨大贡献的华侨叶阿来(原名叶德来,惠阳县人),被当地人称为“吉隆王”。为表彰华侨姚德胜(平远县人)在马来亚怡保市投资兴建了一条繁荣新街市的功绩,怡保市议会命名“姚德胜市场”,并为他树碑立传;1908年,马来亚王室正式命名为“姚德胜街”;英皇褒其功德,御赐“和平爵士”的荣誉。19世纪六十年代和八十年代,一条横贯美国大陆的中太平洋铁路和一条横贯加拿大全境的太平洋铁路,主要是用华工的血汗筑成的。在铁路的修筑过程中,华工承但了最艰苦的工程,许多人为此献出生命。1964年美国内华达州在纪念建州100周年时,宣布10月 24日为向华人先驱致敬日,并在弗吉尼亚市竖碑纪念华工修筑中太平洋铁路的功绩,碑文写著:“华人先驱,功彰绩伟。开矿筑路,青史名垂。”在居住国人民争取独立的斗争和抗击外来侵略方面,华侨也同当地人民并肩战斗,立下了不朽功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欢迎加入微信交流
 
地址:广州市花地湾古玩城三楼3E02
华侨华人历史文献档案馆 版权所有
CHN :(86)13660428055  Email :297780561@qq.com
您是第 10461372 位访客  最高日 10476 位访客  粤ICP备081078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