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华侨博物馆获捐百余(件)套华侨藏品资料
省藏协向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无偿捐赠文物
粤藏协向南粤先贤馆捐赠藏品仪式在穗举行
协会军品专委会举行2019年第一次活动日
文献学堂
 
 
 
<< 当前所在位置:第六章 华侨团体 >>
 
 

          1941年驻卡技利余风采堂收条: “余风采堂”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热爱祖籍国的优良传统,是加拿大重要华人社团之一,其总堂在美国。据介绍,余氏乡亲的先祖--北宋名贤余靖(忠襄公),他文武全才,精通经史,长于诗文,官拜工部尚书,为官耿直清廉,安邦定国,功垂后世。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撰碑称赞余公“为人质直刚劲,而言语恂恂,不见喜怒,自少博学强记”。现居华南广东等余氏后裔,系尊余靖为始祖,广东及海外各地的余氏宗亲会多以“风采堂”及“武溪公所”为名号,是开平市最著名的古祠堂,风采中学广州校友会会长余孟符说过:据有关专家考证,岭南最为著名的祠堂有两家,一是广州陈家祠,再是开平荻海忠襄祠。据悉,岭南的祠堂其实为数不少,但具有文物价值的祠堂,廖廖可数,风采堂作为独具一格的侨乡建筑,具有极大的历史文物价值,被称为岭南两大著名祠堂之一,也不为过。风采堂位于三埠街道办事处,始建于1906年,历时8年方建成,拥有三进六院十五厅堂,总面积5364平方米。风采堂大殿为风火式山墙硬山顶,内部为罗马式壁拱及仿木构斗拱结构,厅院之间连以青云直巷,巷头筑以石壁拱门,东西两斋采用西洋建筑风格,于檐际间起飞阁,跨巷而建。整座建筑布局结构严谨,均衡对称,瑰丽雄伟,形成了一个既独立又相连的建筑群体。此外,风采堂地理位置优越,前有茭潭二江为襟带,后有风采楼相衬托。

         风采堂保留了中国古代建筑风格,又博取西洋建筑特点,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在侨乡建筑中独具一格。如,风采堂祠内,各处装饰大量运用石雕、木雕、陶塑、泥塑和铁铸等精湛的中国传统工艺;后座的风采楼,高3层,楼顶为欧洲古城堡式,装饰却为中国传统手法。2002年,开平风采堂被省政府定为省一级文物保护单位。“风采堂”名字的来源 “风采堂”之名,源于广东曲江一座为纪念宋仁宗时功绩显赫的名臣余靖的“风采楼”。据《宋史》记载:“仕宋仁宗为左正言,以直谏显,与欧阳修、王素、蔡襄称为四谏。三使契丹,两使西夏,平南蛮,定交址……著有武溪乐及海潮图,说明潮汐从月之理,为我学者研究天文地理道德文章早之先河……” 余靖(忠襄公),文武全才,精通经史,长于诗文,官拜工部尚书,为官耿直清廉,安邦定国,功垂后世。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撰碑称赞余公“为人质直刚劲,而言语恂恂,不见喜怒,自少博学强记”。

         在开平市风采楼的三楼,有一副楹联,述说了余襄公的功绩。上联是:风采冠北宋一朝,立德立功,勋业巍巍,庙食应留茭荻嘴;下联是:声威震南诏六属,有为有守,大名鼎鼎,讴歌奚祗曲江头。曾在上海、香港任教的现任修葺荻海名贤祠香港小组成员、香港余氏宗亲会秘书余认奎在解读楹联时说,忠襄公余靖为官,一生两次被贬,两次复起,三次出使契丹,平西平南,全功而归,他在政治、外交、军事、文学、科学多方面都有所建树,宋仁宗曾为其御笔亲题:“风采第一,广南定乱,经略无双。”既然皇帝题词风采第一,余靖的风采自然就“冠北宋一朝”了。余靖的功业,使他的历代子孙引以为荣,其后便以“风采”一词为世代相传的堂号,奉为余氏家族的共同标志。如今,“风采堂”的子孙已遍布天下。

        千年襄公墨砚的故事>>余靖深为后人子孙敬仰,其遗物也为人所珍视。记者在采访中就听到了一个千年襄公墨砚的故事。余氏后代余冠伯在民国十六年到新会会城,路经又昌古董店时,店主告诉他,该店去年得到一块上面刻着“武溪余靖识”等字的古砚,但很快就被台山人李逸娱用4元买去了。余冠伯听说李逸娱如获至宝地捧着古砚而去,心里非常惋惜失落,此后,那块古砚竟时时出现在他的梦境中,他每逢想起自己祖先的遗物落入外姓人的手中,心中就闷闷不乐,这个郁结,竟在他心里结了10多年。李逸娱死后,余族人余锦乐将古砚买回台山,余冠伯闻之大喜,在1936年4月的一天,用50元将古砚买了回来收藏。如愿以偿的余冠伯欣赏古砚时发现,古砚底面刻着:“不损其天,其质乃全。或曰琢之,吾谓不然。宏其用,保荣名于万年。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武溪余靖识。”等字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欢迎加入微信交流
 
地址:广州市花地湾古玩城三楼3E02
华侨华人历史文献档案馆 版权所有
CHN :(86)13660428055  Email :297780561@qq.com
您是第 10462291 位访客  最高日 10476 位访客  粤ICP备081078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