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华侨博物馆获捐百余(件)套华侨藏品资料
省藏协向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无偿捐赠文物
粤藏协向南粤先贤馆捐赠藏品仪式在穗举行
协会军品专委会举行2019年第一次活动日
文献学堂
 
 
 
<< 当前所在位置:第七章 辛亥革命 >>
 
 

        大清户郜银行兑换券拾元 : 大清银行的出现有其历史的必然性。1840年鸦片战争后,外国银行入侵中国,无视中国法令,大量发行钞票,有的当时还可兑现,有的在本地不兑现,但可汇出,有的根本不兑现。他们的目的就是控制中国经济,掠夺中国财富,使中国永远成为他们的殖民地。在国内,各省为了增强自身财力,都办起了官银钱局发行官钱票,民间也开办钱庄、票号。有的准备金很少,而发出的钱票很多,形成钱少票多的“虚票”。各种钞票、钱票混合流通或各占一地,金融秩序十分混乱。清廷有识之士见此状况,认为这不仅影响财政,而且会动摇政权,为了挽救危局,必须整顿金融币制,于是建议清廷开办国家银行统一发行纸币。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清廷派振贝子、那桐、张允言三人到日本考察财政币制金融情况,研究筹设银行发行纸币。光绪三十年正月二十八日(1904年3月14日)户部(财政部)向皇上奏报试办银行,奏曰:“……现当整齐币制之际,亟赖设有银行为推行枢纽。臣等再三筹商,现拟先由户部设立,筹集股本,采取各国银行章程,斟酌损益,迅即试办银行,以为财币流转总汇之所。其详细章程,另由户部妥拟奏明办理。”不久,户部拟订了试办章程,恭呈御览。清廷见奏,当即批准了这个章程。光绪三十一年八月二十九日(1905年9月27日)大清户部银行总行在北京成立,它是中国第一个国家中央银行。光绪三十二年春户部改称度支部,光绪三十四年五月度支部奏请将大清户部银行改名为大清银行,同年7月1日起,大清户部银行总、分行一律改名为大清银行。大清银行资本由原大清户部银行的400万两增至为1000万两,分为10万股,官、商各半,不准招他国人入股,性质为股份有限公司。大清银行分支机构遍设各省府厅州县及沿江、海贸易繁盛之处。至宣统三年,共设分行21处,分号30余处。大清银行除经营短期拆息,各种期票之贴现或卖出,买卖生金银,汇兑划拨公私款项及货物押汇,代为收取公司、银行、商家所发票据,收存各种款项及保管紧要贵重物件,放出款项及发行各种票据等外,还经理国库、国债及国家一切款项,代表国家发行纸币。上述这些业务,大清银行一直经营至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之际。   

        1911年11月18日,大清银行为了抵制民军,成立了大清银行股东联合会,以保护行产为名,大搞阴谋活动,隐匿清廷官存款278万两。中华民国成立后,大清银行商股股东们又极力要求将大清银行商股转为中国银行股份,以继续中央银行权利。1912年5月18日民国北洋政府财政部决定,大清银行商股股金一律发还,另筹款项设立新行,大清集团要求进入中国银行的企图遭到失败。同年7月1日,大清银行停止一切业务,成立大清银行清理处。1912年9月23日,由中国银行根据国家预算,向大清银行所有商股股东发给足额股金的支取凭证,大清银行经营中的亏损,未在商股中分摊,全由北洋政府承担,至此大清银行及大清银行股东联合会随之消失。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欢迎加入微信交流
 
地址:广州市花地湾古玩城三楼3E02
华侨华人历史文献档案馆 版权所有
CHN :(86)13660428055  Email :297780561@qq.com
您是第 10461322 位访客  最高日 10476 位访客  粤ICP备081078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