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实业救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在南京临时政府存在的三个多月里,颁布了许多有利于振兴实业的法令、布告。这就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使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受到了鼓舞。他们认为创办实业的时运到了,于是纷纷组织各种实业团体,竞相提倡实业,挽回利权。一时全国各地 出现了几十个团体。1912 年在上海成立了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商学会、中华实业团、民生团、经济协会。此外,还有西北实业协会,安徽实业协会,苏州实业协会,镇江实业协会,黑龙江省实业总会。海外华侨在上海也组织了同仁民生实业会,外洋华侨会员达二十余万人。他们认为“破坏告成,建 设伊始”,应致力于国民经济建设事业。鉴于中国市场上洋货充斥、国货稀 少的情况,他们又组织了中华国货维持会,提倡国货,挽回利权;为了扭转 不务实业的社会风气,鼓励人们投资实业的兴趣,还发行了《经济杂志》、《中国实业杂志》、《实业杂志》等刊物。
工商部于1912年11月在北京召开了全国临时工商会议,各省到会的实业家一百多人,开中国“工商界数千年来未有之盛举”。代表们在会上纷纷提出了发展实业的各种计划和提案,并要求政府制定保护工商业的法律,修改税则等。著名的民族资本家荣德生 提出:要扩充纺织工业,设立母机厂,制造轮船、火车、农、矿、军械各项 母机,并提出资送留学生出国深造,学成回来当技师等提案,得到与会代表 的支持。这次会议反映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发展实业的强烈愿望。1914年3月,全国商会联合会于上海召开了第一次大会。出席这次会议的有二十二个省代表一百八十余人,各地代表提出的议案多达 28 项,122 条款,内容涉及 到商会法、税则、公司、矿务、盐业、贸易等各方面。当时人们称赞此次会议“俨然一地方议会”,是中国资产阶级第一次“合群大会”。北洋政府农商部成立后,曾电令各省都督调查实业发展情况,并要求各省设立实业司,专管实业调查和发展实业计划。孙中山“实业救国”的理想和“实业计划”的推出,鼓舞了广大投资者,尤其是华侨。民国初期,广州城市建设发展迅速,华侨功不可没。
华侨投资城市建设的项目,首先是房地产开发及城市道路建设,投资的地点最初在东山。华侨还在东山兴建学校、医院、商店、工厂等。除了投资房地产,华侨也致力于创办百货、服务业 (主要是酒店、戏院等),为城市建设注入了活力。1922年,美国华侨陈汉予等人发起组织了广州民星置业公司,该公司大力兴建电影院娱乐场所。美国华侨陈卓平等人则集资建成了爱群大厦。至20世纪40年代末,华侨在广州投资或自建房屋约占全市私房总数的四分之一。华侨投资创办的百货公司,其中较著名的有马应彪在长堤大马路兴建的广州先施公司,附设东亚酒店。1918年,澳大利亚华侨蔡兴、蔡昌等集资到广州西堤及惠爱路开设香港大新公司的分公司,分别称城外大新公司 (址在今南方大厦)和城内大新公司(址在今新大新公司),为当时华南最宏伟最华丽的百货商店。华侨投资的市政公用事业还有广州的内河航运、出租汽车、电车和公共汽车业。后来兴建中山纪念堂、中山图书馆、市中心商业区等,也有华侨的热心捐资支持或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