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华侨博物馆获捐百余(件)套华侨藏品资料
省藏协向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无偿捐赠文物
粤藏协向南粤先贤馆捐赠藏品仪式在穗举行
协会军品专委会举行2019年第一次活动日
金田股票纸钞
 
 
 
<< 当前所在位置:第八章 华侨股票 >>
 
 

         中美洋箱公司股票 : 根据文献记载,早在1785 年,一艘在北美———广州之间从事贸易的巴尔的摩商船在返回美国时带来了包括几个中国人在内的大约30名亚洲人。这些人进入美国后转往费城受雇于贸易商行并定居下来,他们应该是近代最早的旅美华侨。1788年,在美国西海岸已有几十名中国人被经营美中贸易的公司雇佣从事商业贸易活动。此后几乎每年都有零星的关于中国人进入北美定居的记载,尤其是1847年,容闳等3名中国学生被美国商船带到美国东部留学,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有准确姓名记载的华人留学生侨民进入美国的记录。但大批的华人移居北美还是1848年美国西部的旧金山和萨克拉门托发现金矿之后,据1849加州的一项统计,是年该州已有华人54人,到1850年1月即增加到791人,年末该州华人总数超过4000 。1852年,有20000 多华人进入旧金山的内华达山脉淘金。1853年,5 000 余华人在西海岸登陆,1854年,有16000余华人到达北美。据1860年美国官方资料统计,此时到达美国西部的中国人共有34933人,其中男性33149人,女性1784人。这些华人几乎是清一色的粤闽籍人。1870年后,华人在美国西部的定居区开始从沿海向内地扩展,在科罗拉多州的丹佛和南达科他的戴伍德等地都建立了规模不大的华侨社区。据统计,1870年,美国奥尔良的华人总数为3330 人,1880年,该地华人总数为9510人;1870年犹它州有455名华人、怀俄明州有华人96 名、蒙大拿州有华人1949 名。此时华人在美国主要从事采矿,据1870年的统计,是年在美国西部共有华侨矿工17067人(其中内华达州240人、华盛顿州44人、孟大州1415人、加州9 087人、俄勒冈州2428人、爱达荷州3583人) 。

         由于华侨在北美定居人数的迅速增长,在1870 年代,在美国西部的旧金山、洛杉矶、奥克兰、盐湖城等城市,在中部的新奥尔良,以及东部的华盛顿、纽约等城市陆续建立了按照中国传统风格规划的中国城。华人从事的职业也日趋多样化,除了从事矿山开采外,还有厨师、理发师、牧师等。但是直到1900年,仍有2 000 余华人在加州从事淘金业工作,这一年加州的华人总数为45 753 人,而全美各州的华人总数为89 863人。此间华人大量出现在美国西部,其原因除了美国西部对外来移民具有特殊吸引力、一些华人为自身发展而来到北美以外,还有以下二点。第一,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推力作用使然。珠江三角洲自古以来人口稠密,人多地少,生存空间狭小,生存竞争激烈。加之此时太平军的战火也已燃烧到珠江三角洲一带,内忧外患,民不聊生,部分破产农民被逼无奈赴美国寻求生路。这部分华工是属于生存型移民,他们赴美是被动的,往往是倾家荡产才购得船票的;第二,美国矿山主的宣传蛊惑。1800 年,非洲奴隶贸易被废除,北美新大陆开始出现劳动力紧缺现象。美国资产阶级为开发西部急需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处于水深火热的中国南部沿海农民成了西方殖民主义冒险家最热衷进口以取代非洲奴隶的替代品。此外运送大批华人横渡太平洋到美国对于刚刚兴起的香港航运业主来说也有厚利可图。当时从香港到旧金山的船费最低也要40 美元,回程则是20美元。巨额的利润使那些急需劳动力的资本家与船主们沆瀣一气,大肆进行欺骗宣传,诱使纯朴的中国劳动者赴美。这些赴美的华工上船前就与美国资本家签订了契约,在美国劳动三年后才能偿清赴美的路费。因此这批华工是被当作猪仔一样贩卖到美国的,他们没有人身自由,属于奴隶型移民。

          这些前往美国的早期华工有其自身的特点:第一,主要为珠江三角洲的农民,多数目不识丁,文化层次较低,但却有着岭南海洋文明所洗练出的冒险性格。第二,赴美国的动机极其简单:打工赚钱,养家糊口,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在美国淘到第一桶金,然后回乡置田买房,安居乐业,过衣食无忧的好日子。第三,多数是没有妻室的单身汉,即使有的已婚,也是把妻子留在家里。这些早期华工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吃苦耐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举凡当时开发西部的所有重体力的劳动,如开矿、筑路、挖运河、开荒漠都有华工的倾心奉献,他们为美国西部的开发立下了丰功伟绩。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起,开始有批量的中国政府公派留学儿童和自费留学生前往美国学习。一些人留学结束后即在美国定居。这些留学型移民虽然为数不多,但因他们是作为文化的使者来美国的,所以在美国有了一个新的文化教育型中国移民群体。此间赴美的中国留学生中后来成名的有詹天佑、梁敦彦、蔡绍基、吴仰曾、张康仁等;还有华人女子留学生第一人———江西女子康爱德及医学才女宁波人金雅妹。辛亥革命前夕,美国在读的华人留学生共有650人。这批文化教育型的华人移民承载着深厚的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肩负着安国兴邦的己任,竭力想尽早地融入美国主流社会,所以他们积极学习英语,申请加入美国国籍,争取参政议政、获得民主权利。随着美国西部金矿开发殆尽和跨太平洋铁路的竣工,契约华工劳动期满,一批从事重体力劳动的华工在略有积蓄后开始放弃苦力劳动向商业活动转移。出生在美国的第二代华人移民亦不愿从事重体力劳动,纷纷投入到零售商业、服务商业等经营活动中。一批服务于美国华工日常需要的华人供应商应运而生。这部分人多是实力雄厚的富商,是属于资本转移型的商人,他们多从事大宗买卖,搞中美双向进出口式的经营。于是在美国出现了第三种类型的华人移民———商业型移民。这样,到19 世纪中后期,近代旅美华侨的三大群体、三个阶层已经全部形成,他们将同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流动载体,在与美国式的西方文化的碰撞、冲突、融合中分别扮演着不同角色。

         由华人华侨带入美国的中华文化是以两种方式在那里生根的:一种是完整形式的、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由于早期华工赴美的最初动机只是属于一种暂时的经济行为,并无移民定居意图,所以赴美之初几乎不考虑加入美国国籍,也不想学习英语或接受美国式的教育。因语言、种族及生活习惯的隔阂,只身在外的孤寂感和不安全感使他们抱成一团,生存在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内,过着一种简单的、机械式的群居生活。他们不与美国主流文化相交融,从语言到行为模式完全照搬祖籍地的习惯,并因其生活在美国社会的最底层,无法与美国式的西方生活接轨,只能是执着地固守着中国南方旧有的生活方式、穿着打扮和风俗习惯。与此同时,他们也不与祖国进行直接的对流互动,当中国的服饰及语言都不断地发生更新变革的时候,他们却顽强地捍卫和保存着19 世纪中期的岭南文化、生活模式,于是造就了一种像古董一样的“活文化遗产”,在美国社会中形成了中国传统式的边缘文化。如旧金山的萨克拉门托就有一个直到今天仍保存完好的晚清时期的具有广东中山一带语言和习俗的华人村落,已被美国列入文化遗产保护地加以保存。(第三章) 他们作为固守中国传统文化的“局外人”,没有跨文化领域进行传播的自觉意识及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他们与美国社会的各方面交流与冲突都停留在表层上,此种文化传播方式可称其为被动式的,其承载的中华文化气息是无意识状态下传播的,通过这一阶层所传播的中华文化基本停留在衣食住行等最基本生活需要的浅层面上。另一种在北美传播的中国传统文化其生根、发展形式较为普遍:即为了逐渐融入美国主流社会以获取更好的生存环境,华人依赖于各自选择的生活社区,与美国社会生活接轨,使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到美国社会生活中,使中国传统文化浸染了一层美国文化色彩,于是在美国出现了一种带有两种文明特性的边缘式文化。例如商业经营文化,中国传统的家族式商业经营模式在美国商业经营理念的导引下开始转向股份制经营。这部分华侨多数接受过良好的教育,经济地位较高,他们积极地学习英语,竭力融入美国主流社会,努力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找到切入点和共通之处,在传播和捍卫中国传统文明的同时汲取西方文化的精华。他们以更深、更广、更自觉的方式在美国社会里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此种文化传播方式暂且称其为主动式的。承载者主要是华商和知识型的华人移民。在现实中,这两种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有时是交错展开的,很难有一个特别清晰的界线将其划分开来。

          从领域类别来说,华人在美国进行的中国文化传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中国具有悠久的商业活动的历史,中国人在波谲云诡、瞬息万变的商海鏖战中,其突出的博弈能力是举世公认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最先产生影响的是商业文化。因为商业文化是围绕人的最基本需要———衣食方面来展开的,所以商业文化是其他类型的文化传播与交流的基础和纽带。商业文化又因其载体的不同而以不同的方式进行传播。(1)饮食文化的传播。中国素有“民以食为天”的古训,而中国的广东、福建人历来也对传统饮食文化钻研精深,并在几千年的发掘沉淀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风格,其中粤菜系以甜、辣、鲜等不同风格分为不同菜系,在岭南民俗风情中居于最高的位置。最初到达美国的华工由于贫穷而衣食无着,他们的膳食只有米饭、干鱼和茶叶。随着华工收入的增加,为了补充超强度体力劳动的消耗,一些粤籍华工遂逐渐把劳动所得一部分用于改善膳食结构上,饮食日趋多样化:“有米饭佐以菜,加肉的面条,有鱼、蚝蚶、墨鱼、咸肉、猪肉,过年过节时加以鸡、鲍鱼,还有一种晒干的蔬菜、竹笋、腌白菜等,以及干果,花生油和茶。他们的伙食和白人吃的牛肉、豆子、马玲薯、面包和牛奶比起来花样较多,搭配更得宜。”华人数量的增加,导致其饮食需求不断扩大,一部分头脑灵活的粤闽人意识到为这些从事重体力的华工服务也是一种生财之道,开餐馆也同样可以“淘金”。据说在1849年加州只有300 多名华人的时候,旧金山的积匣街就出现了一间“广州酒家”。由于中国餐馆味美价廉,其声誉鹊起。餐馆内顾客如织,许多旧金山人认为中国餐馆是最好的餐馆。由于经营餐馆有利可图,又不冒很大的风险,收入相对稳定且不用出卖重体力,因而当珠江三角洲华侨家庭的留守妇女“从夫”移入美国后,越来越多的已婚华工转而经营中餐馆。据1852 年《上加利福尼亚日报》2 月21 日报道:“在一段时间内,这个城市的几乎所有的餐馆都是由中国人经营的。餐馆业远远超过了洗衣业。仅萨克拉门托一地,7 000 多名华人中就有1/ 3 靠餐饮业谋生。据统计,此时美国已有超过6 000 家的中餐馆。”

          因为当年的华人多为粤籍,因此在华人聚居区里,粤菜馆居多。中国餐馆的粤菜原料绝大部分都由中国直接进口,广东台山、广海的咸鱼,中山的虾膏、蚝油,以及餐馆所需的酱油、荸荠、燕窝、鱼翅、鱼肚等都是从中国远洋轮渡来的。由于粤菜选料考究,加工细致,色香味俱佳,所以中餐馆的信誉度较高,广东人爱吃的咖喱、杂烩和炖、煎的食品,慢慢地在他们聚集区以外传播开来。北美华人的小型餐馆多为夫妻经营:丈夫任厨子,在后厨炒菜,妻子是服务员,并充当收银员。这种“夫妻店”的经营模式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商业文化的延续。经营理念是白手起家,精打细算,克勤克俭,逐渐坐大,然后子承父业、代代相继。而另一些资本积聚型的华侨商人虽也从小本起家,则注意吸收西方的经营理念,在西方商业经营模式的影响下,产生了商业投资的风险意识和魄力,一改中国传统的单一的家族式经营策略,通过融资协作,扩大规模,逐渐过渡成为资本转移型侨商,打造出一种中西合璧的经营模式———股份制经营。他们走出唐人街,在华埠以外大办餐馆。“19 世纪末,华人餐饮业开始突破西部各州,遍布美国中部、东部的大城市。华人餐馆主要提供中国的排骨、糖醋肉、炒饭、烧麦等食物,兼营美国式的牛排、猪肉条、炸鸡肉等食物。”加州轩佛的“皇族餐馆”就是这样一家驰名中外的中西合璧式的华人餐馆。这个餐馆是由在当地居住达100 多年的江氏家族开办的,至今已有142 年的历史。

          服饰文化的传播。在中国的文化中,服饰绝不仅仅是穿衣戴帽、各有所好的事情,它体现的是一种民族的魅力和内在的精神,同时也反映着一个民族的审美能力和亲和力,是民族的认同感和文化归属感的重要载体。先期入美的华工穿着宽松的棉衣、外套和裤子,衣服多是从广东进口的成衣,很少有人购买美式衣服。平素习惯于光脚走路,留长发,打辫子,刮胡须,固守着中国传统的服饰文化。而商业类型的华人移民和文化教育型移则从身份和地位考虑身着长袍马褂或色泽艳丽的丝绸大褂,但无论哪种类型的华侨,都格外注意不能剪去那根认祖归宗的长辫子。由于华工对中国传统服饰的偏爱与执着,使得美国华人成衣业拥有了一定的市场,成为商业文化的一部分。19 世纪90 年代,从事华人服装业的华人妇女有七八千人。她们主要从事制鞋、成衣,生产和经销供给华人穿的衣物,除生产中式服装外,也学做西装。“1877 年,在加州制鞋的华工就有二三千人。1880 年,旧金山成衣业中的华工有2000 人左右,该市所生产的大部分成衣和几乎全部的内衣都是华工们制作⋯⋯约有3 500 名华人女工在旧金山的唐人街的小成衣店里工作。”一位在蒙大拿州比由特市(Butte Montana) 的华侨妇女回忆道:“我为百货店缝制成打的宽松式的中国衣服,我缝制的中国服装非常结实,很受欢迎,那些男式的长袍甚至被送到蒙大拿以外的社区。”由于华人服饰在美国大行其道,出于对异域文化的向往或是好奇,许多美国白人逐渐对中国华丽的丝绸和精致的手工产生喜爱,买中国妇女做的鞋子和唐装,华侨妇女不自觉中传播了中国传统文化。

          商人社团与商业经营文化的传播。旧金山在1852 年就出现了华人商业会馆,会馆是华商们按地域、宗族、血缘等关系组建的,有广东南海、番愚、东莞、增城、博罗籍侨商的三邑会馆,及新会、四会、鹤山籍侨商的四邑会馆等六大会馆。成立这些组织的最初目的是为了保障华人的商业利益,即对外能够与外国资产互相抗衡,对内防止同行业之间的砍伤性争夺,并担当划定物价、调解商家之间的交涉与纠纷的职责,后来发展成了兼具政治、民事等多重功能的华人社区的政权性质的组织。由于会馆林立,为解决彼此矛盾,六大会馆在1862 年成立了一个松散的联合组织———公所,使一个地区的华商组织到了一起。在会馆的帮助下,华侨商业得以繁荣。据1868 年至1869 年旧金山华人商店的记录,该市华侨店为98 家,到了1878 年,华人商店达到了396 家。到1882 年,华侨商店达到了667 家。可以说早期华人商业繁荣为美国商业发展写下了浓重的一笔。当然,华侨商业社团对美国的影响更多的还是中国人的商业经营文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华人的商业精神。华商吃苦耐劳、谨小慎微、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精明聪慧、注重乡情与亲情,这些优秀的商业品质也得到了美国商人的认同和赞许。二是灵活的经营规则。华侨商店商品价位除了有公开价码外,还有暗码,即最低要价。这种商业活动的好处是灵活方便,涨价、调价手续简便。但也有不利的一面,买家不容易掌握实价,容易吃亏上当。在中西方两种文明嫁接的过程中,在美国社会里出现了一种兼容并蓄的边缘性商业文化,华商公司正是这种文化的载体和源头。华商社团和公司在苦心经营、精打细算的基础上,吸纳和借鉴了西方的股份制经营模式和美国商业经营中的联合经营、跨国贸易、风险意识、品牌意识等理念,使之摒弃陈旧观念,使华商贸易能够日益发扬光大。

           由于早期华工主要是以拓荒者的身份出现在美国西海岸的,所以没有现成的房子可供栖居,为建造一个更适合中国人居住的家园,华工们把中国南方的建筑模式也移植到了美国。19 世纪50 年代,美国西部的各矿区、农业区的华工,在其居住的临时性木结构房子中已经有了原汁原味的中国“炕( Kang) ”。在萨克拉门托镇,华人为使自己的建筑保持东方风格,直接由广州将房梁木架运到旧金山,由华人装配建设。1852 年,华人在旧金山建立起第一座朱门碧瓦、画檐飞栋的中式大楼———鹦鹉楼。以后唐人街的茶楼酒肆都按中国传统建筑格局建造。这些中式建筑从实用的功能主义出发,坚固耐用,再加以精工细琢,古朴庄重,巧夺天工。中式建筑门脸装有明黄或金字的匾额,是唐人街里最耀眼的颜色,彰显着岭南建筑的鲜明地域特色。华人宗教和会馆建筑更凸显着东方建筑特色。已被美国历史学家保存信托基金会列入全美濒临毁损的史迹的位于加州49 号公路北面玛丽斯维尔的中国古寺庙(BOB KAI MUI) 称“北溪庙”。共有三进,雕梁画栋,勾心斗角,里面有对联、桃符,供奉圣母娘娘、关公、尉迟恭,体现出了浓厚东方的民间宗教色彩和精致的设计规划。这类能够被美国完整保存下来,说明美国人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价值的认同。

          旅美华人华侨对中国科技教育文化传播,是一个以不同人群为媒介进行的不同层次的、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1) 中医中药的传播。华侨从离开中国那一刻起,首先都要带上急救的中药准备在路上和到达美国后使用,在早期华人移民的遗址中可以很容易找到装有中成药的小瓶子。定居在美国的华侨均离不开唐人街上的中药铺,被称为万用良药的云南白药、虎标的万金油一百年来一直得到美国华侨喜欢。针灸、草药为主的中医中药虽有奇妙功效,但要使美国主流社会接受它也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基于种族歧视和对异质文化的排斥,早期美国的主流西医对中医全然拒斥。随着华埠区域的扩展、中医中药的知名度的扩大,白人患者开始到中医处把脉抓药,华人也到西医那里手术治疗,一些华人医生开始走出华埠区行医就诊,白人医生亦从对中医的本能排斥到逐渐认可,这对华人融入美国主流社会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正是在华侨华人的传播下,中医的望、闻、问、切的传统诊病方法,穴位、脉象、循环等病理知识和针灸疗法逐步得到了美国医学界的接受和重视。华文学校和中国留学生。“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当19 世纪中期第一代华人子女开始步入学龄阶段时,一些华侨即意识到科技知识对子女前途发展的特殊重要性,盼望后辈学业有成、出人头地,不再重蹈他们的胸无点墨、出卖体力的覆辙。出于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和对祖国的热爱,他们希望自己的子女们能够接受正规的中文学习,以期不忘祖国。于是以传播儒家文化为中心的华文学校便应运而生了。旧金山市是华人聚居较为集中的地方,19 世纪60年代末就出现了华文学校。到1880 年该市华校已经有十余位华人教师,并有了自己编写的中文教材,学生总数已达到几十名。1874 年,康州的哈特福德的中国学生事务所已开设了层次较高的中国学院,对招收的高年级学生教授儒学和中文。有名的中文学校还有1890年夏威夷华人基督教会开设的中文学校和1911 年创办的中山学校(原名华文学校)。

           在华人创办华文学校的影响下,美国的宗教团体为适应华人子女入学的需要,在19世纪晚期兴办了一些英汉双语学校。在檀香山,这类学校中最早的是1881 年创建的华童学堂。1882年,50名男童和2名女童在此学习中英文课程。1883年,传教士Frank 和Mary. Damney 聘请华人教师在基督教会开办了一个短期中文班,大多用粤语授课。这些学校使得中英两种语言文化得以汇流,为两国的深层次的文化沟通打下了基础。更加正规的中文学校在美国出现是1874 年。1872 年秋中国第一批官派幼童留学生来到美国。为了让留美幼童在学习西文同时掌握中国古典文化,1874 年,幼童出洋肄业局为赴美留学生在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德建立了一个预科学习基地,这是清政府在美国建立的第一所华文学校。由于华文学校方便了中国留学生与美国文化的对接,1880 年后中国学生前往美国留学的人数持续增加,已经有华人女性留学生,如1880 年来自江西省的康爱德(后毕业于墨尔斯根大学) 、1882 年在纽约医科大学学习的宁波人金雅妹、1904 年抵美的宋霭龄等。这些受过西方教育的中国新女性对后来华人妇女出国留学和中国近代妇女解放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到1911 年,留学美国的中国学生增至650 人;1914 年为1300 人;1915 年为1461 人;1916 年为1500 人;1924 年为1637 人。随着留美学生人数的逐年增加,中国传统文化以留学生为载体加强了对美国的传播,使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开始了解并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而先进的中国留学生则通过留学完成了从单一的中国传统教育结构过渡到兼具中西现代两种新文化结构,成为中美两国文化交流的主动承担者和先锋。美国中文新闻出版业与中国文化的传播。为满足华侨文化生活的需要,1854 年,旧金山出版了第一份中文报纸,名为《金山新录》( Gold Hills News) 。以后随着华侨人数的不断增长,至70 年代之后,由华侨直接创办并服务于华侨社会的中文报刊渐次增多。1876 年,黄卓与他人在旧金山合办了《唐番公报》,每周出版一次,销量700 份。1880 年李文廷另创办《文记唐番公报》(1894 年停刊) 。1899年伍盘照在洛杉机创办《华美新报》。后又在1900 年集股在旧金山创办了《中西日报》,这是美国第一家标准型的华侨报纸,版面新颖活泼,报道翔实快捷,是一家拥有较大影响力的华文报纸。而留学后定居美国的黄清福在1883年2月3日创办了《华美新报》,英文名为Chinese American。这份报纸是用中英两种文字出版的,黄清福就是想通过双语传媒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华人,让越来越多的华侨了解自己。由于此时华文期刊杂志几乎没有,华侨报纸就成了沟通华人华侨社区信息的主要媒介,它不但起到了迅速传播华侨社区信息的作用,而且以其廉价便利的流通方式主动地成为传承和拓展中国文字和语言的载体,对海外华侨华人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的增强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中华民族是一个重视道德情感、喜欢聚集交往、重视血缘继承的民族,一年中有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多个喜庆的节日,这些节日里有丰富的民俗内容,如春节全家人聚在一起吃饺子,元宵节吃元宵,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通过这些以饮食文化为主的民俗文化活动以及街头舞龙、闹花灯等狂欢活动,不仅增添了民族的欢乐,同时也使民族文化得以继承和延续,增强了家庭和全民族的凝聚力。此外一年中还有清明扫墓、盂兰烧衣、重阳扫墓、吃腊八粥等多个祭祀性节日,通过这些祭祀节日使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养成不忘先辈、不忘民族英烈的历史传统。而西方人喜欢独处闭静、以自我为中心,不喜欢喧闹和集体性活动,家庭成员很少聚集,彼此关系淡漠。应该说,两种文化各有特点。通过旅美华侨的年复一年的中华文化活动,使许多西方人接受了中华文化的影响,旅美华侨也部分吸收了美国人的生活方式,过起了西方的情人节、感恩节、圣诞节等。受儒学文化的影响,中国人非常讲究家庭维系和伦理秩序,华侨家庭虽然身在海外,但也同祖国人民一样,几代人生活在一起,并且婚姻关系稳定。而西方人家庭大都为三口之家的核心家庭,并因居住空间相对广阔,人与人之间联系少,家庭观念、道德观念相对较弱,所以家庭解体率非常高。随着华人的生活圈的扩大,华侨渐渐地接受了西方人,西方人对东方是稳定家庭亦十分羡慕。总之,通过华侨华人的文化传播, 使美国社会了解并吸收了东方的文明与习俗,华人和东方文明成为美国多元社会和多元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不能否认,华人在北美传播进步的东方文化的同时也把中国一些消极的不健康的负面文化带到美国。如生活习惯不卫生、吸食鸦片、赌博和组织帮会团伙进行暴力犯罪等,这些负面的东西在某种程度上破坏了美国社会对华人的印象,形成种族歧视风波,从而导致了华人在北美的更进一步民族自我封闭。

           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是一个双向的互动过程,随着一批批略有成就的华工、华商衣锦还乡及一批批留美知识分子陆续回国,他们也把在美国所感染和接受的异族文化风情与先进的科技知识带回故土,在珠江三角洲一带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中西混合文化和侨乡文化。20 世纪初,随着新政的推行,国家的逐步开放,开始转而积极鼓励华侨回国投资,创办实业,这种大政方针为华侨回国建功立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以后民国政府更顺应海外华侨之心愿,大力吸纳华侨投资国内经济建设。在良好的国内政策的感召下,一批批爱国侨胞归国兴办实业,或是汇寄大批的资金给国内的亲友代理创业,以图强国富民,兴家旺族。广东著名的侨乡台山县,从民国初年至抗日战争前的20 年间,侨汇汇入顺畅,社会经济稳定。近代广东籍旅美华侨的投资分布在侨乡的工业、服务业、金融业等行业中,而且多采用合资或是股份制的经营模式。所生产的产品多销往省外或国外。一些华侨从事进出口贸易,将外国消费品引入侨乡市场。来自海外的西货有西装、礼帽、大褛、皮鞋、丝袜等。进口的消费品以其新潮、前卫的流行性成为国内消费的时尚。在进口物质商品的同时,一些满足于精神文明需求的娱乐性消费品也被华侨引入侨乡。民国22 年7 月,司徒俊慰独资在开平堤东路的“巴黎酒店”旁边创办了“东升影画院”,它是开平最早放电影的场所,开业之日,全镇轰动,观众踊跃。华侨不仅投资建电影院,还为电影制片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1924 年,美国华侨开始在广州投资经营电影制片业,到1928年,先后成立了民新、钻石、百粤、天南、广州等几家制片公司,拍摄了《胭脂》、《爱河潮》、《假面具》等影片,为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归国华侨把西式面点和西餐的制作方法带回了侨乡,并开起了具有西洋风格的餐馆。在赤坎古镇,就有两家由归侨开办的、连店名都具有异域风情的餐馆:关氏家族的“皇后酒店”和司徒有梓的“巴黎酒店”,这是两座三层楼高的西洋风格的建筑,完全西化的馆名,高大的骑楼和造型别致的阳台,虽经过60多年的风雨,依然不失当年的豪华气派。在归侨的引领下,品洋酒、吃西餐、喝咖啡成了侨乡中产阶级的生活标志,穿西装戴礼帽手拄文明棍、携美人抽雪茄坐黄包车成为时尚。大胆的妇女则小心翼翼地将宽大的旗袍改成贴身的现代化式样,或索性穿起洋布做成的花裙子,足下蹬着高跟的皮鞋,撑着油纸伞在古镇上来来往往,多彩的裙裾摇曳出别样的西洋风情,泊来的香水飘荡在夜晚的柔风里。有了进口的开放思想意识和美国的先进经营理念,加上侨乡人一向具有的吃苦耐劳的优秀商业品格,使得侨乡成为中国最早步入近代化的地区。侨乡处处都充溢着浓厚的商业气息,侨乡人学习美国的商业密集形式,一改中国传统“同行是冤家”的经营理念,兴建起大型的集中的批发市场,这样不仅可以避免不正当的竞争,同时也可以给顾客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从而形成了固定的、流动的顾客来源。侨商一改中国传统式的家族经营,开始雇佣乡邻,为家乡的待业青年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在资金不足的情形下,开始尝试合资或股份制的经营模式,部分实行现代的管理与投资(入股分红)分开的经营模式,促进了股票市场的产生与繁荣。有的大企业成立了董事会以制定重大的商业决策。侨商的经营管理模式正日益趋向正规化、国际化。侨商的克勤克俭、步步为营的传统经营理念融入了西方商业经营的风险意识和先进的管理体制,更使得一部分侨商成为富甲一方的商业精英。“货不二价”也是华侨商人从西方商业理念中学来的精华,货真价实,没有暗码,不仅使商业交易更加快捷,而且在顾客中树立了商号良好的声誉和品牌概念。侨商如想出售积压货物,采取西方的打折式的销售方式,在原价的基础上实行一到九折的优惠,这既不违背货不二价的经营规则,又保证了货值的实现。精明的侨商以敏锐的商业洞察力,在南国的商贸活动中如鱼得水,游刃有余,为侨乡和祖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华商从美国商业文化中吸收的另一个精华就是广告意识的增强。中国历来有“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观念,因此近代中国商人对广告的投入一直踌躇不前,而归侨商人则在不断提高产品、商品竞争力的同时,都不惜资本主打市场广告,加大广告的投放力度,注重媒体的宣传效应,如以张贴大幅的广告宣传画、拍摄电影记录片等方式来提高其产品和商品的知名度和信誉,使自己的经营得以长盛不衰。侨乡与侨商亦因此成为西方商业文化对华交流的主要承载者。

          旅美华人华侨回国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业就是建房置田。他们在建设房屋过程中,自觉地把西洋的建筑文化元素渗透到有形的家乡建筑中。19 世纪后期,在广东的侨乡,如台山、东莞、恩平、阳江、新会、佛山等地相继出现了用侨汇修建的中西合璧的楼房群落。以开平的赤坎为例,该地处于珠江三角洲的西缘,由于地势低洼,时常受到洪灾袭击和“艇匪”骚扰,为防水匪之患,华侨根据中国传统的碉堡建筑格式,同时引入西方城堡式建筑技术,修筑了中西合璧的碉楼,碉楼的正面建筑造型一般为巴洛克风格,其顶部或采用中式圆攒尖琉璃瓦盖,或采用古罗马的科林斯式。仅开平的长沙、赤坎等5 个区就有碉楼2450 座。骑楼是欧洲人在东南亚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和欧洲建筑文化而设计的一种适合热带地区使用的建筑形式,精巧雅致,归侨就把骑楼造型引进侨乡,它与碉楼合成一体,彼此相映成趣。因此西方建筑形式引入侨乡决非是粗线条的模仿,而是独具匠心、别有风情的两种文化的融汇。侨乡还有另一种西洋建筑———教堂,分为天主教堂、基督教堂,这些教堂的建筑风格也带有入乡随俗的特征,采用折衷主义的建筑风格,如果不是挂着匾额,也难同其他的碉楼与骑楼分开,形成了建筑群落上的创新与互动。建筑是最能见证历史、传承文化的有形载体,触摸一幢幢多姿多彩、杂然并存的归侨建筑,近代早期华侨艰辛跋涉、努力传播东西方文化的情景仿佛就在我们眼前。

         西医的传播。西医在岭南及中国得以传播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留美学生和在华传教士的不懈努力。早期留美学生黄宽,在美国毕业后转入英国爱丁堡大学学习医科,学成归国后悉心从事西医的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医声卓著,成为近代中国医学界第一代有影响的西医。宁波人金雅妹美国学医6 年获博士学位,1888 年回国行医,以精湛的医术主持天津的一所医科学校,为祖国培养出一大批西医学专业人才。随着西医人才的大量培养,专业的诊所开始在侨乡陆续出现。1912 年,美国归侨司徒朝选在开平的赤坎开办了第一家牙科诊所,后来发展到了21 间。西医的外科手术和静脉注射等疗法以其精确快捷迅速征服了中国患者,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到医术精湛的专业诊所就医。西医的传入打破了几千年来中医一统天下的垄断局面,拓展了中医学界的视野,一些有见地的中医博采众长,努力探索和沟通中西医相结合的途径,逐渐形成了中西医融会贯通的思潮和学派。旅美华侨与西方教育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在美国的华侨十分关注家乡的教育事业,捐资在家乡修建了大量的学校。散落在城镇村庄的一幢幢由旅美华侨捐资建成的中小学校,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彰显着华侨们爱国爱家的壮举。至1921 年,广东台山华侨共捐教学楼9 幢,捐加币29155 万多元、美金24万元、港币812 千元、白银30万两,建校舍10329 平方米。此外,华侨还在侨乡建设了一批现代化的图书馆、阅览场。华侨们这种无私的捐助不仅体现了其爱国爱乡之情,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受西方教育思想熏陶过的华侨更具有先进的文化理念和远见卓识。

          作为中西文化的传播者,近代旅美华侨华人在中西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的活动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华侨华人是近代中美两国文化互动的最重要的载体。人是文明的创造者和直接传播者,要实现两种文化的互动必须通过人口的迁移和流动使两种文化得以触摸、碰撞。而近代中美之间的人口迁移总体上呈现单方面态势,即中国人向美国大量迁徙,美国除传教士外很少移民中国,所以旅美华侨华人是两国间唯一的大型跨国际人群和跨文化流动载体,沟通两国文化的交流任务自然就落到了他们身上。正是通过旅美华侨华人的文化传承,一方面,中华文化得以移植到北美,为美国文化注入了新鲜的元素,并逐渐成为美国多元文化中最具有异域风采“魅力”的部分;另一方面,由于华侨华人对祖国、祖籍国保持了浓厚的寻根情怀,不断地返回祖国(祖籍国) ,又将其在美国所熏染的西方文化输入到中国。第二,旅美华侨华人对东西方文化的传播交流是分层的渐进过程,不同华人阶层扮演着文化传承的不同角色。近代早期旅居美国的华工多数承担着被动的文化传播角色,他们与美国所进行的文化交流也多停留在衣食住行等最基本的文化领域内。而后起的华侨商人和留学生(包括少数西方传教士) 则是真正意义上的中美文化互动的主动承担者。他们把中国文化变成了美国多元文化的一部分,把西方文化纳入到中国近代最有时代特征的新文化中,在他们的倾情演绎下,中美两国文化得以汇流,并逐渐从低级到高级,从被动到主动,实现中美两国文化早期双向的传播过程。第三,华侨华人对北美的文化传播是一个由局部中心区向周边、由点到面的全方位、多维度的辐射过程。华人最初到达的是西海岸的金山湾地区,后来随着淘金地点的转移、修筑铁路线的向内地的延伸及职业的转换而向整个西部、中西部、东部扩散。从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等有形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发展为包括政治、经济、宗教、伦理、科技教育等多形态领域的文化传播,几乎可以说是无所不包、无处不在。而近代旅美华侨对美国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早期主要集中于岭南侨乡地区,以后逐渐向内地渗透。在传播的视点及领域上,主要集中于经济、建筑、教育等基础文化方面。第四,在中美两国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消极的不健康的文化互动。华人带到美国去的劣根性文化主要有黑社会性质的帮会组织,吸食鸦片烟和赌博等。美国传入中国的负面文化主要是开放的性观念和淡薄的亲情观。总之,近代早期的旅居美国的华人华侨为中美文化交流搭架了一个舞台,他们在这个舞台上扮演了多姿多彩的文化使者,书写了一部鲜活的中美文化冲突、碰撞、融合的历史,为中美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留下了值得回味的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欢迎加入微信交流
 
地址:广州市中山四路199号
华侨华人历史文献档案馆 版权所有
CHN :(86)13660428055  Email :297780561@qq.com
您是第 9830903 位访客  最高日 10476 位访客  粤ICP备081078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