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东方文化印书局股票: 东方文化,以在地球上所在位置而名,与西方文化相对。主要的东方文化的概念,在中国人看来是指汉字文化圈区域,包括中国文化、越南文化、朝鲜文化、日本文化等。东方文化另外如泰国、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寮国、缅甸和泰国等也受到儒家文化影响 但因为这些地方三教共处的原因,与极东的汉字文化圈体系不太一样。另有一些人则认为属於南亚的印度文化也是东方文化的一部分。很多人认为亚洲地区的文化都是东方文化,西亚阿拉伯地区国家也属於东方国家。以欧洲为中心,西亚波斯湾地区被称为中东,而东亚地区则为远东。不过亚洲国家的文化之间较没有联合性,一般都是各自独立来谈。东方文化可再以传统文化来粗略地分为几个不同的文化圈,如儒家文化圈、佛教国家、印度、伊斯兰教国家等,其中佛教和儒家文化在绝大部分地区呈现融合状态。
香港文化---香港文化饶有特色,既因在二千多年来人口长期以华人为主,深受中华文化影响;也因在过去百多年间成为英国殖民地,引进了不少西方文化,酿造成「中西合璧」的独特文化。从19世纪的转口港,到21世纪的国际都会,世界各地的文化也对香港文化影响不少。香港开埠之前,华南地区内的文化中心是广州。其后香港成为英国的殖民地,虽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可是华人社会中大部份中华传统文化及价值观得以保留下来。较著名的例子例如在英治初期,华人如有纠纷,一般会到上环文武庙前「斩鸡头,烧黄纸」宣誓,而非英式的在法庭宣誓。此外,不少中国民间风俗,如太平清醮、盂兰胜会等,也在华人社会间无间断地保存下来。英治初期西方文化对香港的影响仅限於西方人士,但随著20世纪开始香港的华人地位不断提高,西方文化便逐渐影响华人社会。二战后经济起飞,西方文化进一步提高其影响力,例如赛马、足球及西式下午茶等也得以在华人社会普及。
1949年中国大陆政权易手,大量大陆难民及资本家来港避难,使香港原以的广东文化为主的中华文化受到一定影响。另一方面,因中共政府的政策影响,华南地区内的文化中心亦由广州转移到香港。其粤语文化至今仍对华南、东南亚以至世界各地的粤语社群产生了主导性的影响,例如以粤语流行曲为主的香港流行音乐曾经影响大中华地区,培育出多名国际知名歌星,而以粤语为主的香港电影也一度雄霸东亚,培育出李小龙和成龙等国际知名影星,更被誉为「东方好莱坞」。香港饮食文化也相当著名,揉合中国菜(主要为粤菜)和西餐,加上多国菜式均可在香港找到,因此被誉为「美食天堂」。当中以茶餐厅和大牌档为地道饮食文化的代表。中国近代曾因政治问题而长期压抑了文化创作和交流,欧美和日本的民众在二战后有几十年时间主要从香港文化一睹中华文化,这个现象使不少其他华人地方的传统中华文化爱好者对香港文化产生不满。由於香港主流文化容易受商业和外地文化影响,香港虽是华人聚居之地,但其文化却已发展到有别於传统的中华文化,以广东人为主的香港,遭到以北方方言主导的「新文化运动」及「国语运动」的「中原文化观」目为落后,前中国文化部长王蒙曾用「文化沙漠」一词批评香港没有文化。
随著1990年代台湾和中国大陆先后放松了政治审查,而在九七过渡后,香港也引发以北方为轴心的「文化回归」,香港文化的影响力已日益减弱。1980年代「香港人」的身份获得普遍认同,同时亦建立起一套面向本地市场的普及文化,如电视、电影、歌曲、漫画等,衍生出一个新生的「香港文化」体系。另一方面,随著香港於当时逐渐商业化,香港文化也沾上不少商业色彩。能够迎合公众口味的通俗文化得以普及起来,可是较严肃的文学及艺术创作却较被忽视。此外,香港由於地小人多,加上科技日渐发达导致传媒发展迅速,另类小众文化也能够得到广大社会的瞩目。曾灶财、梁国雄、周启邦夫妇的行为及其对社会产生的冲击,就是明显的例子。虽然1997年香港主权移交中国,可是香港文化中西合璧的特点仍得以保留,例如香港社会仍会同时庆祝中西节日、说话时粤语与英语(主要为港式英语)夹杂、结婚仪式中西兼容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