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时报股票: 是美国华人社团“美洲同源总会”于1924年7月15日创办的,它是一份土生华人创办的中文日报。发起人为林华耀、洪耀宗、林康惠、李时镜等。林华耀是1904年创立民权协会(即今“华裔美籍公民联合会”前身)的人士之一。他曾带头争取废除美国的排华法案。办报的目的是为华人争取福利权益。1988年7月,该报由三藩市华侨财团收购。
中国国外的华侨、华裔公民和非华裔公民创办的中文报纸。过去通称华侨报纸。20世纪60年代以后,因这些报纸的性质绝大多数已从侨民的出版物转变为当地华裔公民或本国公民主办的中文传播媒介,遂被称为华文报纸。1854年在美国旧金山一度出现的 《金山日新录》,是世界上第 1份具有现代报纸各种特征的华侨报纸。东南亚地区最早出现的华侨报纸,是1880年在新加坡创刊的《叻报》。辛亥革命前后和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华侨报纸有两次大发展的高潮。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部分停刊,战后又有一次大发展的高潮。除原有报纸纷纷复刊外, 还出现了新加坡《南侨日报》、仰光《人民报》、曼谷《全民报》等一批新的华侨报纸。到20世纪50年代,有分布在25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侨报纸125种,其中70%以上集中在东南亚地区。
华侨报纸向华文报纸转变 20世纪60年代以后,一些国家明确规定非本国籍公民不得办报;又因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50年代宣布了海外华侨不拥有双重国籍的政策,因而在海外继续出版或创办的绝大多数中文报纸都成为由华裔公民出面注册的出版物,华侨报纸遂转变为华文报纸。60~70年代,由于国际关系的变化,一些东南亚国家中华文报刊已经绝迹。北美洲等地因为华人新移民大量涌入,华文报纸则有明显增加。分布 80年代华文报纸的地区分布同50年代已有不同,由东南亚地区占压倒优势变为集中在东南亚和北美洲两个地区。1986年,在亚洲、美洲、欧洲、非洲和大洋洲的25个国家中共有华文报刊 350多种,其中日报68种,其余多为周报和期刊。
据1986年12月底统计,80%华侨、华人聚集的东南亚地区共有华文报纸37种。其中20年代在新加坡分别由著名华侨领袖陈嘉庚.胡文虎创办的有影响的《南洋商报》、《星洲日报》,在1983年合并成为《南洋·星洲联合早报》和《南洋·星洲联合晚报》。马来西亚华文日报家数最多,日报共有19种,其中《光华日报》创刊于辛亥革命前夕的1910年。此外,华文报纸在泰国有6家,在菲律宾有 5家。在美国有不少历史悠久的华侨报纸。如纽约《美洲华侨日报》(1940)、《联合日报》(1941),旧金山《少年中国晨报》(1910)、《金山时报》(1924),檀香山《中华新报》(1928)等,以及1970年以后创办的华文报纸如纽约《世界日报》、《中报》,洛杉矶《国际日报》等,至 1988年仍在出版。1988年美国有华文报纸 60种,其中日报 9种。在加拿大有1907年创刊的温哥华《大汉公报》、1983年创刊的多伦多《加华日报》等 7种华文报纸。
华文报纸的发行量,一直缺乏精确的统计。根据比较保守的估计,日报、期刊日发行量合计在 100万份以上。其中在新加坡、马来西亚两国超过70万份,在美国为10万份以上。内容和编排形式 华文报纸大部分为对开,每天出4 ~50个版不等。大部分报纸有以下内容:所在国国内新闻、当地华人社区新闻、国际新闻、中国内地新闻和港澳新闻以及各类副刊和广告。80年代以来,华文日报多辟有报道中国新闻的专版,刊登中国消息的篇幅不断增加.在编排形式上,新加坡报纸和马来西亚部分报纸采用当地通用的简化汉字横排,其余国家绝大多数采用繁体字直排。美国旧金山《东西报》、西雅图《西华报》、菲律宾马尼拉《联合日报》等出版了中、英两种文字的双语版, 马来西亚一些报纸也有中文和马来文的双语版。信息传递和排印技术 大部分报纸为照排胶印,其中有的为彩色胶印,有的实行卫星传送版面。但也有不少仍为铅印,还有打字油印或手抄影印的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