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华侨博物馆获捐百余(件)套华侨藏品资料
省藏协向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无偿捐赠文物
粤藏协向南粤先贤馆捐赠藏品仪式在穗举行
协会军品专委会举行2019年第一次活动日
文献学堂
 
 
 
<< 当前所在位置:第九章 近代文史 >>
 
 

        军用水壶 :早在清朝光绪年间,清军就装备了由北京封竹轩所办的永增军装局生产的军用水壶。旧中国时期,国民党军装备过自制的水壶。抗战时期,国民党军还接受过来自盟军的装备,包括英式和美式的军用水壶。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我八路军、新四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背的多是从敌人手中缴获来的水壶,有的大解放区曾自行生产装备过一些水壶,但在全军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规格。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军使用的水壶多为从国民党手中接管的后勤工厂中生产的产品,其形式与日式水壶相似,壶身采用铝制材料,由软木作为壶塞,用帆布带从壶两侧固定,携行方式采用可调帆布背带,有的壶身外侧还印有八一军徽,但此种水壶壶壁薄,外层涂漆也不牢固,在行军作战时,易受磕碰变形;使用过一段时间的软木壶塞易变形漏水,当壶里装满水做剧烈动作时,会弄湿携带者的衣服,如装的是开水还会导致烫伤。以后,壶塞由软木改为酚醛塑料螺纹盖,增强了密封性。在20世纪60年代,我军还装备过保温水壶。由挂胶防水布外套、毡保温层、帆布可调背带、铝制壶体和酚醛塑料螺纹壶盖组成(也可摘掉保温层当作普通水壶使用)。据部队反应其保温效果不是很好,且毡保温层易被虫蛀,仓库保存所需环境条件苛刻。

        我军还装备过78式水壶,即三用水壶。壶体采用铝制,外套饭盒(兼水杯),饭盒上装折叠提把,外套绿帆布壶套及可调帆布背带。其缺点是当壶体(外套饭盒时)受外力冲击后,会产生变形,水壶无法从饭盒中抽出,另外质量较大、不保温。78式水壶是65式水壶的改进型。外观除壶嘴口径变大外没明显变化,但内在质量有所提高,壶盖材料改为酚醛布基塑料,增强了抗冲击和耐沸水性能。壶身铝材厚度增加,提高了抗磕碰能力,并提高了外涂漆膜的附着力。65式水壶和78式水壶是我国目前的制式装备。另外,我军伞兵还装备有专用水壶。分内外两层,具有野外取水、烧水、野炊、盛菜、携水等功能。我军现行水壶缺点是:壶体较厚,携行者在地上做翻滚等战术动作时,使腰部很不舒服;因铝的导热率大,夏天带开水时,壶体烫手及身体;在寒冷冬季的我国北方野外,水会被冻在壶中,造成有水难喝的情况。虽开发了保温套,但使用效果还是不好。

        储水型水壶 >内壁喷有特种保质层,可以保证10余天内饮水不变质、变味,以便恶劣环境下战斗人员饮用,是特种部队野外赖以生存的重要装备。净水型水壶 单兵净化水壶和野战净化水装置是未来“全天候型”军用 水壶的发展方向。目前,国外已有军队装备了单兵净化水装置。据介绍,我军已成功掌握了应急饮用水的生产技术。这种方法生产出来的饮用水是一种活化的弱碱性离子水,综合了纯净水和碱性离子水的特征,具有渗透力强、生物利用度高的特点,能有效提高饮用者在恶劣环境下的生存能力。因这种水易被人体吸收,每人每天只需饮用250毫升就能满足人体需求,相当于饮用普通水量的四分之一,可以大大减轻单兵作战的负荷,且保质期长,便于供应与携带,是适合多种战场环境的特种饮用水。若将此技术小型化并根植于可携带的水壶上,则意味着军用水壶的一个新的变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欢迎加入微信交流
 
地址:广州市花地湾古玩城三楼3E02
华侨华人历史文献档案馆 版权所有
CHN :(86)13660428055  Email :297780561@qq.com
您是第 10460843 位访客  最高日 10476 位访客  粤ICP备081078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