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华侨博物馆获捐百余(件)套华侨藏品资料
省藏协向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无偿捐赠文物
粤藏协向南粤先贤馆捐赠藏品仪式在穗举行
协会军品专委会举行2019年第一次活动日
文献学堂
 
 
 
<< 当前所在位置:第九章 近代文史 >>
 
 

         黄埔军校军人照片: 黄埔军校建校初,军校门口一副对联曰: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革命者来。黄埔军校,全名黄埔陆军军官学校,培养了众多北伐、抗日和国共内战名将,从第一期到第23期,军校共培养32万余人。原址设于广州黄埔长洲岛,后移至台湾高雄。军校以孙中山的“创造革命军队,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以“亲爱精诚”为校训;以培养军事与政治人才,组成以黄埔学生为骨干的革命军,实行武装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完成国民大革命为目的。

         军校初期的革命教育以三民主义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并重,师资班底亦国共两党交叉担当,首任校长为蒋中正,廖仲恺为国民党党代表,李济深、邓演达为教练部正、副主任,王柏龄、叶剑英为教授部正、副主任;戴季陶(后为周恩来)、周恩来为政治部正、副主任,何应钦为总教官。黄埔军校是保定军校的传承。后者共培养了近一万名军官,有超过1600人获得将军的头衔:吴佩孚、孙传芳、蒋介石、李济深、叶挺、熊式辉、张治中、傅作义、顾祝同、陈诚、白崇禧……而提及保定军校,又不能不提日本士官学校。民国军校的模式发源并参照了日本士官学校,许多中国将领包括蒋介石等均为该校的毕业或肄业生。在昆明讲武堂校址内,能见到一幅朱德的青年军人照,其英武之气逼人,旁书“坚忍”二字,不难看出日本士官学校的影子。

         民国军人照的英武与坚忍,有日本武士道传承,有西方职业军人素养,当然,也是大时代中西合璧的锻造。黄埔军校留下两个概念,一是“黄埔系”,另一是“黄埔一期”。从1924年到1926年在黄埔本校毕业的六期学生共计万余人,多数成为国民党中央军的骨干即“黄埔系”。黄埔师生并不等于“黄埔系”,能称得上“黄埔系”,至少有三个条件:一是前六期毕业生,越早资格越老,权力也愈大;二是掌握相当的军政权力;三是忠于校长。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欢迎加入微信交流
 
地址:广州市花地湾古玩城三楼3E02
华侨华人历史文献档案馆 版权所有
CHN :(86)13660428055  Email :297780561@qq.com
您是第 10462414 位访客  最高日 10476 位访客  粤ICP备081078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