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华侨博物馆获捐百余(件)套华侨藏品资料
省藏协向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无偿捐赠文物
粤藏协向南粤先贤馆捐赠藏品仪式在穗举行
协会军品专委会举行2019年第一次活动日
文献学堂
 
 
 
<< 当前所在位置:第九章 近代文史 >>
 
 

         清代官制与服饰人物照片: 清朝的职官制度 一、清朝内阁与军机处的设立 1.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废除 1.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废除 清统治者入关前,曾有“议政王大臣会议”,由八旗的诸王和总理旗务大臣组成,凡朝廷的军国大政,都 要由它讨论和决策。这说明,议政王大臣会议是满洲贵族控制朝政、维护自己利益的特权机构,这必然同封建 的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发生矛盾和冲突。所以清王朝统一中国后,封建皇帝便通过允许蒙、汉大臣参加议政和 设立内阁等办法,逐步削弱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并最终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 年)明令正式予以裁撤。2.清内阁的设立 2.清内阁的设立 清朝入关前,朝廷设有内三院,即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弘文院,分掌记注皇帝起居、编立史册、撰写 实录、草拟国书制敕及为皇帝进讲等。内三院设大学士、学士等,可参预国家机要。顺治十五年(1658 年), 清朝改内三院为内阁,设大学士,加殿阁头衔,满汉各半。

        并且仿照明朝制度,规定凡各处官员上呈的奏章, 先由内阁代拟批旨(替皇帝拟出几种处理意见),再进呈皇帝;对于皇帝的诏令,也由内阁下达六部等衙门执 行。开始时,由于规定大学士仅为五品官,至使内阁的权势反而低于原内三院。但是由于清朝皇帝利用内阁抑 制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势,使内阁的地位不断得到提高。雍正时,内阁大学士的官位品级升为正一品,成为朝 廷的最高级官员了。不过,自军机处成立后,取代了内阁的许多职权,内阁官员也只是处理一些例行公事了, 这时的“大学士”也成了文臣的一种荣称。 3.关于南书房 3.关于南书房 南书房在乾清宫的南庑,原是康熙皇帝读书之处,后来又选召翰林等官入内当值,称为“南书房行走”。 康熙皇帝在闲暇时,便由他们陪侍赋诗作画等,进而参预机务,秉承皇帝旨意,起草诏令,一度成为发布政令 之所在。

        不过,南书房只在康熙帝时才具有这种特殊地位。4.军机处的设立 4.军机处的设立 雍正七年(1729 年),正值清军在西北与准噶尔部作战,为了能及时处置军情,遂在内廷设军需房,直接 转达前线军情及皇帝旨意,这样既可省去内阁的复杂手续,而且不易泄密。后又称军机房,雍正十年(1732 年)正式改称“办理军机处”,简称军机处,其职权也扩大为参预全部军国大政。由于军机处转达皇帝旨意、处置 政务效率高,使得皇权专制达到最高峰,所以尽管它不是正式官署,却一直保留下来,并在清朝历史中发挥了 重要作用。军机处设军机大臣,称为“军机处行走”、“军机大臣上行走”,无定员,多者六、七人,一般以特选的 大学士、尚书、侍郎等官充任,清末也有亲王入选。领班的军机大臣叫作“首揆”。军机大臣在军机处轮班值日,准备皇帝随时召见,商议军国大政。军机大臣也要根据皇帝意见拟定谕旨,发布到有关部门,叫作廷寄。当时,内阁发出的各种文件叫“明发”,相比之下,军机处的廷寄较明发具有勤、速、密的突出特点。 

        对于资历浅的军机大臣,授予“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其地位稍低,班次在后。军机大臣的僚属称为军 机章京,俗称小军机,主管军机处的日常文书工作、撰拟谕旨、文稿等。二、其它中央行政机构 清朝中央行政机构的设置和职掌,如六部、九卿、五寺、二监等,都和明朝一样,只是理藩院为清朝所特 设。理藩院,设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专门掌管蒙古、西藏及新疆各地少数民族事务。此外,理藩院也分管 部分外交、通商事务,如设俄罗斯馆等,直至咸丰时才把外交、通商等职掌划归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三、清朝的都察院 清朝的都察院同明朝一样,是全国最高监察机构。以左都御史、左副都御史为正、副长官。明朝作为独立 的监察机构六科给事中,在清朝归并入都察院。

        清朝把全国划分为十五道监察区,都察院设十五道监察御史分掌稽核各道的刑名案件等,并且有权稽察在 京各衙门事务。都察院还在京城设五城察院,分东、西、南、北、中五城,每城设一衙门,以巡城御史为长官,专察京城 地方的机构和官员。此外,清朝督察院还设有宗室御史处,专门稽察宗人府事务;设稽察内务府御史处,专门稽察内务府事务。四、清朝的地方官制 清朝的地方行政机构一般可分为省、府(州、厅)、县三级。省一级的最高军政长官为总督、巡抚。总督和巡抚在明朝都是属于都察院的差遣职官,在清朝则成为正式 的地方高级官员了。 总督一般管辖两省至三省,但四川总督就只管四川一省。总督例兼兵部尚书和都察院右都御史衔,这就使 他掌握了数省的行政、军事、监察大权。总督又可称为“制军”、“制台”。巡抚为一省的最高军政长官,例兼兵部侍郎、都察院有副都御史衔,这样便有权统管全省的行政、军事、监察等大权了。巡抚又可称为“抚军”、“抚台”。 督、抚之下设布政使,掌管一省的财赋、民政。布政使又可简称藩台、藩司。又设按察使,掌管一省的司法、监察以及驿传事务。按察使又可简称臬台、臬司 

        .清代对于督抚、布政使、按察使,可合称三大宪。清初,布政使下设左右参政、参议,驻守在某一地方,称为守道;又按察使下设副使、佥事等,可去分巡 某一地方,称为巡道。乾隆时裁撤上述参政、副使等官,专设分守道、分巡道,带兵备衔,管辖府州,成为省 和府州之间一级机构,叫作道员。在名义上,道应是省的派出行政机构。清朝还设立一些专业道员,如负责河 务的,负责盐、茶、粮等。 省下设府,以知府为行政长官,掌管一府的政务及所属州、县的赋役、诉讼等事。此外,顺天府和奉天府, 分别是京城和陪都,地位较一般府要高,设府尹为其长官。还有与府同级的直隶州,直属于省,以知州为其长官。有属县。又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有直隶厅,直属于 省,以同知、通判为长官。府下设县和散州。县是地方行政的基层组织,长官为知县。散州多是因地而特设的,也以知州为其长官。五、清朝末年的官制改动 清朝后期,西方帝国主义闯进了中国的大门,他们借口通商,一步步侵夺中国的主权。这时一些人想通过 变法维新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新的形势迫使清政府对封建的职官制度不得不做某些调整。政府部门有增有减, 有的改名。但是已经丝毫不能挽回整个封建制度的垂死命运了。 

        清朝的爵禄品级和官员服饰 1.清朝的封爵 1.清朝的封爵清朝的封爵分为王爵与世爵两套。王爵也称为显爵,是封给满族宗室的,最初为十二等,乾隆时增为十四 等,见表 8。当然表中出现的只是体现了名号上的等级差别,并非实指。另一套世爵是封给功臣贵戚的,见表 8。 这些爵位中,有的又再分为一、二、三等。清朝取消了勋,有些勋名用于爵名了。 表 8 清朝爵号表 表 9 清朝文武官品阶表 2.清官的品阶 2.清官的品阶 清朝文武官员都分为九品,每品有正、从,共十八级。清朝的文武散官官阶也是十八级。由于品 级的不同,朝廷授官的规格、使用的授予文书形式也不同。3.清官的俸禄和服饰 3.清官的俸禄和服饰 清朝官员无论满汉、文武,其俸禄一律按品级定高低,以俸银和禄米发给。在外武官不支禄米,折合薪银 发给。官员们除了正俸外,还有皇帝赏赐的“恩俸”以及养廉银等。 

        清朝官员的服饰与过去有较大区别,官员的服色不分品级,只有皇子和特别赐允的亲王、郡王可用金黄色,百官袍服一般为石青色或绀(深青带红)色。清朝官员服饰的重要区别在于“顶子”和“补子”。顶子是指帽 顶上的帽珠。不同品级的官员,所用帽珠的质料也不同,见表 10。当官员被罢免时,首先要摘去头上的帽子,因为帽珠是他的身份的重要标志。清朝冠顶、清朝冠顶、补服饰物表 清朝官员在袍服外面要罩一件襟褂,叫作补褂。补褂的前胸和后背各有一块绣成的方形图案,称为补子。补子的图案是文官为鸟类,武官为兽类;御史监察系统的官员则不分官品,都绣獬豸(xièZhì),因为传说这 种神兽能辨曲直。此外,清朝高级官员帽顶后面还拖着一束孔雀翎毛,称为花翎。翎上的圆圈状花纹叫眼,于是又以眼的多 少显示等级,有单眼、双眼、三眼之分。自唐朝以来,明黄色(淡黄)成为皇帝的专用颜色,这是出于五行说以中心属土,色尚黄的理论。 由于清统治者信奉佛教,佛教的念珠也影响了清朝官员的服饰。清朝规定,官员在穿朝服时,都要在颈项 上佩带 108 颗圆珠,称为朝珠。不同品级官员的朝珠质料与穿珠丝线的颜色也都不同。

        清代官制与服饰---说到清代官制与服饰,会让人们想到清代官制的复杂,而官制的复杂演变又决定了清代官制服饰内容的丰富.文武百官身上那别具特色的服装与佩饰:红蓝宝石顶、孔雀翎、红缨宽檐帽、披肩大领、马蹄箭袖、大襟旗袍、飞禽走兽补子,以及一挂挂朝珠和一袭袭朝带……凝结成清代政治的物化符号,成为大清帝国文官、武将等级尊卑的鲜明标识,成为我们今天认识古代各封建王朝官制与服饰的鲜活的标本。清代是以少数民族——满族为核心建立的多民族共存的统一帝国,它的官制既有本朝独创,又有承袭前朝旧制,显得复杂而又别致;它的官员服饰也是如此,既以满族民族服饰为主体,又大量吸收汉族传统服饰内容。从外表看,清代官制与服饰既保守循旧,又开放兼容;既独特新颖,又中规中矩,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各封建王朝中最具特色的一代官制和一朝服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欢迎加入微信交流
 
地址:广州市花地湾古玩城三楼3E02
华侨华人历史文献档案馆 版权所有
CHN :(86)13660428055  Email :297780561@qq.com
您是第 10462944 位访客  最高日 10476 位访客  粤ICP备081078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