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华侨博物馆获捐百余(件)套华侨藏品资料
省藏协向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无偿捐赠文物
粤藏协向南粤先贤馆捐赠藏品仪式在穗举行
协会军品专委会举行2019年第一次活动日
文献学堂
 
 
 
<< 当前所在位置:第一章 华侨文献 >>
 
 

        1928年诗丕亚轮船公司大舱客床位纸:  一张特殊的“船票”印证华侨在美的血泪辛酸--- 不久前,美国华人历史学会麦礼谦先生向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捐出一件难得一见的票据(如图)。票据看似普通,其中却隐含着早期旅美华侨群体文化的生动信息,印证了他们在新大陆的血泪心酸和对故土的无尽思念。

        话说19世纪70年代前的大洋彼岸——美国,招募了大批主要来自广东四邑(今属江门)的男性华工去做苦力。他们修铁路、淘金砂、开矿伐木,受尽奴役,许多人命丧他乡。此后美国不再需要苦力劳工了,便开始严禁华工入境,并对侨居美国的华工实行种族歧视,其排华政策一直延续了60多年。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许多侨胞只得年复一年地终身在美从事餐馆业、洗衣业、杂货业以及务农种菜、捕鱼捞虾等艰辛的劳作。维生尚且不易,又有多少人敢轻言回国?真正发了财、能够衣锦还乡的“金山客”,只是少数。

        那时候,会馆和宗亲组织是管理在美华侨事务的重要机构。每个要回国的旅美侨胞都必须按例事先向他们所属的会馆交纳“出港票”费,从数元到二十元左右不等。“出港票”相当于出境准证,侨胞凭着此票方才得以到该会馆所联系的船务公司购买 “船票” 回国。费用虽然不算少,但却从没有人对此做法持有异议,毕竟能够活着回乡、回得起乡,就已经是很幸运、很光彩的了。这些回到家乡的“金山客”确也“阔绰”得很:带回装满了礼品的大包小包,请上全村乡亲大宴数天;然后,建起漂亮的西式洋房,再娶妻生子。不过,祖屋是不能拆的,新房必须买地另盖,一些归侨还合资建起了华侨新村。

        当然,会馆向欲回乡的所属侨胞兜售 “出港票”,自有其特别的用意。这项收入所得只有1/3留作会馆的费用。对于那些在美劳碌一生而又缺乏经济能力的,会馆会帮助其购买回国 “船票”,并赠送50美元的盘缠。另外2/3收入的支出,仍然是与侨胞“归宿”相关的:每个会馆都有一个善堂,负责侨胞的丧葬和坟场的管理。入土7年之后,侨胞的骸骨会被捡拾起来(俗称“捡金”、“起身”),待累积到一定数量,便集中从旧金山或西雅图装船运回家乡。通常是先遣专人送交香港东华医院,再由它转送到侨乡各地;其中不少客死他乡的侨胞因无从知晓其原籍,往往就由当地慈善机构在沿海侨乡择地建坟安葬。

        美国华侨会馆通过收受“出港票”费用来资助贫侨回乡、捡送华侨遗骸归梓的做法一直延续到上世纪中叶,终因中美交通的断绝而作罢。近年来,新会等地再三发现大片安葬旅居美国及越南等地无主华侨的义冢,总数竟达2500穴以上,且一般都经历了清代下葬、民国重修、近年因建设工程被发现而另辟墓园重新安葬等阶段,一次比一次处理得妥善。侨乡人民长年如此不分畛域地善待先侨遗骸,对于那些客死异乡、企盼魂归故里的华侨先人来说,不能不说是个安慰吧!

       “出港票”反映出的不仅是早期华侨社团所负有的上述鲜为人知的重要功能,它还折射出战前华侨普遍存在的落叶归根的心态,说明了早期中国海外移民行为的被动性与保守性。华侨是不具侵略性的和平移民,若非天灾人祸、难以为生或受人诱掠、误上贼船,他们是不会轻易“背弃祖宗庐墓” 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欢迎加入微信交流
 
地址:广州市花地湾古玩城三楼3E02
华侨华人历史文献档案馆 版权所有
CHN :(86)13660428055  Email :297780561@qq.com
您是第 10460365 位访客  最高日 10476 位访客  粤ICP备081078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