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照 : 现在读者见到的护照,过去不是这个样子。护照是由贝石而青铜,青铜而竹木,竹木而麻纸,手书而印刷,单张而本本,一路走了五千年,才成了今天的模样。护照,中外有多种称谓。护照(passport)一词,在英国,最早出现在枢密院的记录中,时间是1540年;法国约在1721年;美国约在1780年;希腊约在1830年;我国在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晚清,国内通行证件也称护照;民国时期分“国内护照”和“出洋护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也分国内护照(通行证件)和出国护照。
符,世界上最早的护照之一 : 据目前掌握的资料,世界最早的实体护照是我国的符、传、节。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有公元前323年楚怀王颁赐贵族鄂君启的节,这是目前我们已见到的最早的真正专门用做通行证的实物。符本是官府下行文书的一种,其中有通行证符,又有兵符(虎符),目前存世最早的是兵符,即使兵符也有通行功能。符有铜、竹、木3种。“符”有“竹”和“付”两个部分,形象地说明了符的用途和使用方法。竹片、木片中间编号、批字,凿齿刨开,分授关卡和持符人。齿齿相对,符合则过关。
最大的护照 : 世界最大的护照在中国,据笔者考证,它是光绪二十五(1899年)9月1日,由大清驻美国公使伍廷芳签发的一纸护照,发给清驻日斯巴尼亚(西班牙)公使馆翻译谭某,供他回广东途中过中外关卡所用。护照长87厘米,宽56厘米,上为英文,下为中文。--- 护照签发人伍廷芳曾为李鸿章幕僚,多次参与清政府外交谈判,历任清驻美国、秘鲁、墨西哥、古巴等国公使、总领事,民国外交总长和外交部长,是位有才华的职业外交官。伍廷芳重笔朱砂在护照上圈圈点点,批了“护”字和“行”字。他驻节美国,发的护照大如天,似乎要在列强面前显示一下天朝虎威,为大清屈辱外交扳回一点面子。
辛亥革命护照---笔者有幸收集到了辛亥革命大变革时代的凭证———中华民国军政府护照。执照人沈缦云是上海赫赫有名的资本家、革命党人、辛亥革命上海起义的领导人之一、上海军政府的财政部长。签署人陈其美是辛亥革命上海起义的总指挥、民国军政府沪军都督。签署日期是黄帝纪元四千六百有九年十月十四日,即公元1911年12月4日。那时民国纪年尚未使用。武昌起义之后,湖北军政府文告使用黄帝纪年,黄帝纪年一直使用到1911年12月31日。这张护照使用黄帝纪年,佐证了旧体制瓦解,新国体即将诞生的特殊历史时刻。沈缦云是受军政府重托,持护照驰赴澳洲、美洲及各英属地,利用他的特殊身份到华侨中筹措军饷和行政费用。
边区政府发给斯诺的护照---从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到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全国各解放区、抗日根据地大都发过护照。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9月28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发给斯诺的护照,是斯诺第二次访问中央革命根据地,回程所持通行证件。护照为16开普通黄色厚纸。正面为照文,背后为“护照使用条例”。护照签署人为边区保安处处长周兴,担保人为边区政府交际处处长金城。护照图章上为民国国徽,下为五角星,体现了当时“一国两制”的政治事实;图章上还有两个单位:“陕甘宁边区政府保安处”和“八路军总留守处”。照文落款处还特别注明“免检查”。这是边区政府给斯诺的特别礼遇,形同今天的“外交签证”或“礼遇签证”。 |